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化粪为宝 变污成金
——勉县46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率达到100%
文章字数:953
  秋雨淅沥,勉县的土地上一派生机。走进陕西程锦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台智能高温好氧发酵设备正隆隆作响、有序运转。昔日令人掩鼻、处置困难的禽类粪便,如今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宝贝”,实现了从“负担”到“财富”的华丽蜕变。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粪污,堆着发臭,乱倒挨罚,现在反倒成了增收新路子。”该公司总经理罗建生介绍道。让“烫手山芋”变身“香饽饽”的,是一套密封性强、24小时自动化循环作业的智能高温好氧发酵设备。这套系统带有高温灭菌、旋转发酵、废气净化功能,日均消化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养殖场数万只家禽的日排粪量,每天能将20吨禽粪转化为富含氮、磷、钾及有机质的优质有机肥。
  环境变好,老百姓的感受最真切。家住养殖场附近的村民李大爷,如今每天都要在院子里侍弄花草,谈及变化,他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一到夏天,院里窗户根本不敢开,晾件衣服都能沾上臭味。现在不一样了,村里闻不到怪味,路也干净了,每到周末,城里来玩耍的游客都多了,我们看着心里也敞亮!”
  这场“化粪为宝”的绿色变革,离不开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流程精准护航。在该公司的发酵车间里,中心高级畜牧师方世保正蹲在发酵槽边,手持检测仪仔细查看数据:“发酵温度必须控制在55-75摄氏度之间,这个区间既能彻底杀灭病原体,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有机质,真正做到绿色生产。”工作人员坦言,一开始严格的环保要求让人感到压力,但经过宣传指导,大家都明白了渗排漏排污染的是地下水,最终害的是自己的家乡。
  “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利于统一监管和技术指导,更便于国家项目支持和产业发展进步。”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迎锐指着远方的标准化养殖区说:“这是粪污资源化收集、工厂化生产的基础,既是响应国家化肥减量化行动的具体实践,更是从源头上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该中心今年已组织全县养殖安全与粪污资源化利用集中培训3场,培训养殖场户38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处理水平得到实实在在提升。
  如今,全县46个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配套多级沉淀池、堆肥场、沼气池及固液分离等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勉县的沃野田畴间,禽粪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词,而是滋养土地的营养剂。这条变污成金的绿色链条,不仅串起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宜居的振兴新图景。 高思懿 杨紫瑞
发布日期: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