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一场独具陕北风情的视听享受
2025非遗惠民演出在榆林精彩上演
文章字数:727
  近日,榆林世纪广场华灯璀璨,歌声飞扬,2025陕北民歌新歌发布暨非遗惠民演出在此热闹举行。这场集经典传唱、非遗展示与新歌发布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陕北风情的视听享受。
  演出以丰富多元的节目形式,全方位展现了陕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22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中,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圪梁梁》,这些旋律承载着黄土高原的记忆,经全新演绎后更添韵味;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陕北新民歌《喜地欢天唱酒曲》《威风腰鼓黄河口》,用明快的节奏与热烈的情感传递着新时代陕北人的豪情。
  此外,歌舞《东方红》再现经典旋律,唤起现场观众的集体记忆;陕北说书、榆林小曲、清涧道情、府谷二人台等非遗项目轮番登场,艺人们以精湛的技艺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深切感受陕北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演出的一大亮点是三首新创陕北民歌的发布。由冯斌作词、陈大明作曲,著名歌唱家沙莎倾情首唱的《黄土恋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黄土高原的深情眷恋,旋律悠扬中带着厚重的乡土情怀;乔林生作词、平远作曲,首届陕北十大民歌手韩军演唱的《黄河儿女情》,用激昂的曲调唱出了黄河儿女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忱;康世进作词、刘朝晖作曲,陕西省陕北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晓怡演绎的《这达达来》,则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活的生活气息,展现了陕北大地的新风貌。三首新歌在保留陕北民歌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为陕北民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惠民的演出,更是陕北民歌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通过经典曲目重焕光彩、非遗项目活态展示、新创作品精彩亮相,让陕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和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报记者 侯红雷
发布日期: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