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汉滨区沈坝镇
“同心圆”党建模式激活乡村善治新动能
文章字数:665
  本报讯(记者 贺孝辉 通讯员 杨勇 马晓强)今年以来,安康市汉滨区沈坝镇桥头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推出“同心圆”调解工作法,并深度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以“小积分”激发村民参与“大治理”的热情,探索出一条党建领导有力、社会协同有序、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善治新路径。
  圆心聚力,党组织引领构建治理“同心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搭建“1+N”组织架构(村党支部书记、基层网格员、志愿者、乡贤、老党员),组建“同心圆”调解队伍1支。同时,聚焦群众矛盾纠纷“圆心”,丰富拓展调解架构,通过情感疏导、专业介入、司法兜底等方式,多层次、渐进式调解化解矛盾,实现治理触角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积分赋能,“小超市”激发共建共享大活力。将参与矛盾调解、环境卫生整治、参与志愿服务、支持公益事业等积极行为量化积分,积极打造“积分兑换新民风超市”,建立积分台账,定期评议、审核、公示积分情况,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引导群众利用积分兑换米面油盐、日用百货等实用物资,让共建共享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融合增效,村集体赋能善治惠民振兴路。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不动摇,着力培育蚕桑特色产业,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路合理使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以“同心圆”调解法与“积分制”管理深度融合为基础,将集体经济收益精准投向民生改善、产业升级、文化惠民等领域,并通过村规民约、积分兑换超市、人居环境“红黑榜”等治理手段,激发村民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角色转变,推动形成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局面,持续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绘就乡村善治的生动图景。
发布日期: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