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咸阳汇通夜市露台音乐会
以乐为媒奏响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曲
文章字数:1,290
汇通夜市露台音乐会现场。

  暮色四合,霓虹初上。
  近日的咸阳汇通夜市,露台音乐会现场热闹非凡——“再来一首!”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自今年“五一”假期以来,秦都区打造的这场汇通“音乐+美食”盛宴,已成为周末固定上演的文化活动,更成为秦都区推动文旅融合、激活夜间经济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让夜市烟火气里飘出经济与文化共舞的新味道,更让千年古都的夜晚既有市井暖意,又添发展活力。
  夜经济“破圈” 客流消费双增长
  “一边吃汇通面、烧烤,一边听音乐,感觉特别惬意。”现场一位食客的感受,道出了“一碗面配一首歌”的独特消费场景。
  数据显示,该音乐会自运营以来成效显著:“五一”假期三天便吸引5万人次参与,常态化运营后累计吸引人流量16万人次,直接推动汇通夜市客流量同比提升15%,夜间消费占比提高10%。食客驻足听歌、商家生意红火的画面,成为咸阳夜经济繁荣的生动缩影。
  “下一步还筹划了汇通附近墙体光影秀等项目,让大家既能吃、能听,还能看。”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人员介绍,秦都区正规划“视听食”一体的夜间消费新场景,让游客深度体验城市夜生活魅力的同时,推动“文旅赋能商业、商业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
  文化IP“焕新” 传统与现代共鸣
  “秦腔的调儿混着电子乐,太酷了!”年轻观众王琳的感叹,点出了音乐会在文化传播上的创新之处。
  露台音乐会打破艺术与市井的界限,将秦地文化融入多元演出形式,既有流行摇滚、民谣等现代音乐,也有秦风秦韵的改编作品;国潮古风专场中,歌手身着汉服演唱的场景,更成了市民打卡的“文化亮点”。
  作为咸阳文旅重点工程,露台音乐会还突破传统演出场地限制,将舞台设在人流量密集的夜市,让艺术走出剧院、贴近大众。这种“潮流音乐+历史文化”的融合设计,不仅推动城市文化IP年轻化升级,更让汇通面从地方美食进阶为文化符号,实现“一碗面带动一座城”的品牌效应。
  “美食和音乐让我记住了咸阳的烟火气。”一位外地游客在社交平台的留言,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
  民生福祉“升温” 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每周演出日,汇通夜市都会上演诸多温馨画面:孩童跟着旋律雀跃,老人端着面碗静静聆听经典歌曲,年轻人在演出间隙交流互动——音乐会打破了不同群体间的隔阂,让夜市变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客厅”。
  更值得关注的是,音乐会还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本地音乐人主动报名献唱原创作品,志愿者团队在现场提供引导服务,形成“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良好共建模式。
  “以后会让群众‘点单’,想听什么歌、想看什么节目,大家说了算。”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把音乐会办下去,让它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
  每周五、周六晚9时,音乐会落幕,但汇通夜市的灯光依旧明亮。市民们意犹未尽地散去,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写下感悟:“音乐裹着烟火气,多了热闹劲儿”“以前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远,现在吃碗面就能听见、看见”……汇通露台音乐会的实践表明,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也是社会凝聚力。从激活经济到焕新文化,再到凝聚民生温度,汇通露台音乐会正用音符串联起经济、文化与民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咸阳方案”。在“山南水北 咸阳很美”的城市名片下,这一场场音乐盛宴,正书写着文旅融合、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崔亦馨
发布日期: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