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市县老科协联动助力瓢儿产业发展
文章字数:663
近年来,在汉中市老科协、略阳县老科协的联动助力下,略阳瓢儿产业从深山野果蜕变为年产值超亿元的富民“金果果”,推动了特色产业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据了解,汉中市老科协组成调研组,历时两个月奔走于秦巴山区,形成了关于略阳瓢儿产业的调研报告,刊发于《汉中调研》。在市老科协调研明确“品种改良、绿色防控、深加工技术不足”等痛点后,略阳县老科协对接科研资源,推动相关科技平台落地。同时,邀请专家团队攻关,破解品种退化、研发防控技术、突破加工瓶颈,形成“基层点单、专家接单”模式,提升产业标准化与科技化水平,凸显了调研对科技赋能的“指南针”作用。在“市牵头破题+县跟进落实+调研贯穿全程”的合力下,截至2024年底,略阳瓢儿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值超1.2亿元,70余家加工作坊日均销售瓢儿馍1.5万个。
此外,汉中市老科协、略阳县老科协以调研中发现的“产业短板”为发力点,在今年5月首届略阳瓢儿产业推进活动中,精准回应“品种单一、加工薄弱、标准缺失”等问题:针对附加值低,技能比武催生三款新产品;针对无生产标准,发布《略阳瓢儿馍加工技术规范》;推动企业签约,延伸产业链条。此次活动实现调研“定方向”、活动“结硕果”的良性循环,彰显了调研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价值。
为了略阳瓢儿产业的长远发展,市老科协、略阳县老科协还持续调研建言:建种质资源圃、推广绿色技术,提升品质;进行深加工,拓宽销路、提高附加值;培育区域品牌,扩大知名度。而“调研破题—决策引路—科技护航—产业见效”的路径,已成为市、县老科协助力产业振兴、富裕百姓的成功范本。 成宝华 杨程絮 马良俊
据了解,汉中市老科协组成调研组,历时两个月奔走于秦巴山区,形成了关于略阳瓢儿产业的调研报告,刊发于《汉中调研》。在市老科协调研明确“品种改良、绿色防控、深加工技术不足”等痛点后,略阳县老科协对接科研资源,推动相关科技平台落地。同时,邀请专家团队攻关,破解品种退化、研发防控技术、突破加工瓶颈,形成“基层点单、专家接单”模式,提升产业标准化与科技化水平,凸显了调研对科技赋能的“指南针”作用。在“市牵头破题+县跟进落实+调研贯穿全程”的合力下,截至2024年底,略阳瓢儿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值超1.2亿元,70余家加工作坊日均销售瓢儿馍1.5万个。
此外,汉中市老科协、略阳县老科协以调研中发现的“产业短板”为发力点,在今年5月首届略阳瓢儿产业推进活动中,精准回应“品种单一、加工薄弱、标准缺失”等问题:针对附加值低,技能比武催生三款新产品;针对无生产标准,发布《略阳瓢儿馍加工技术规范》;推动企业签约,延伸产业链条。此次活动实现调研“定方向”、活动“结硕果”的良性循环,彰显了调研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价值。
为了略阳瓢儿产业的长远发展,市老科协、略阳县老科协还持续调研建言:建种质资源圃、推广绿色技术,提升品质;进行深加工,拓宽销路、提高附加值;培育区域品牌,扩大知名度。而“调研破题—决策引路—科技护航—产业见效”的路径,已成为市、县老科协助力产业振兴、富裕百姓的成功范本。 成宝华 杨程絮 马良俊
发布日期: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