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榆林幼儿园延伸托育,巧解“带娃难”——
让闲置学位变身“暖心托位”
文章字数:1,342
金口子幼儿园托育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做游戏。

  “过去每学期招100多个孩子,扩建都跟不上;这几年生源有所减少,这学期只招了30多个。”在榆靖高速路口附近的金口子幼儿园,园长纪海燕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民办幼儿园在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下的真实处境。然而,空置的学位,恰巧为社区里的幼儿提供了托育服务。
  如今,纪海燕看着托育班里咿呀学语的孩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面对出生率下滑导致的学位闲置难题,榆林市大力推进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不仅盘活了教育资源,更成为双职工家庭破解“带娃难”的民生密匙,让“幼有所育”在塞上大地变成现实。
   接送革命——
  “一园托两娃”省心又省力
  “老大上幼儿园,老二上托育班,早上送一次,下午接一次,再也不用像打仗一样赶场子了!”二孩妈妈李青格终于结束了“多站奔波”的接送之苦。她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幼儿园延伸托育的核心优势之一,便是实现了同园接送,解决了二孩、多孩家庭为不同年龄段孩子辗转多个地点接送的难题。
  相较于社区托育点虽然近,但仍需“多站点跑”的难题,幼儿园延伸托育班天然实现了时空整合。据金口子幼儿园托育班的家长反馈,超过一半的多孩家庭选择幼儿园延伸托育模式,首要的原因就是“一步到位”的接送便利。
  资源盘活——
  闲置学位焕新 降本增效惠民生
  面对生源减少,金口子幼儿园将闲置的两间教室灵活改造为2个托育班教室。政府为每个新增托位提供2500元建设补贴,大幅降低了硬件投入成本。对比新建社区托育点动辄上万元/托位的投入,优势明显。
  幼儿园延伸托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现有场地、师资、管理体系的高效利用。无需另起炉灶,即可快速形成托育能力,显著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据榆林市教育局统计,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81所,其中公办园396所、民办园285所。目前,全市已有149所幼儿园延伸开设了2-3岁托育班,其中公办58所、民办91所,提供总托位超6000个,实际在托幼儿3572人。幼儿园延伸托育已成为普惠托育供给的绝对主力。
   政策托底——
  真金白银补贴 让“托得起”成为现实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幼儿园延伸托育快速发展的引擎。据了解,去年榆林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编制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出台专项方案,要求有余力的幼儿园可普遍向下延伸开设托育班。政府提供精准“双补贴”:每个新增托位提供2500元建设补贴,上限10万元;认定为普惠机构后,还可额外享受补贴,按实际入托人数每月每孩发放580元运营补贴,切实保障服务价格普惠。
  真金白银的投入直接惠及家庭。三孩妈妈许艳丽感触颇深地说:“孩子能就近送托,加上政府补贴,负担轻了,我也能安心工作,家庭年收入能增加近4万元。”实惠的价格,大大提升了生育家庭的获得感和托育意愿。
   提质增效——
  发展仍面临挑战 迈向“幼有善育”
  尽管幼儿园延伸托育在便利性、经济性和资源盘活方面优势突出,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榆林市教育局基教二科工作人员说:“幼儿园延伸托育目前主要覆盖的是2-3岁幼儿,覆盖不到2岁以下儿童,且服务多侧重‘照料代管’。而且,2-3岁与3-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存在差异,要达到高质量托育,目前的幼儿园延伸托育还不够专业。”针对挑战,要在中心城区探索利用回收的小区闲置配套园设立专业独立的托育机构作为补充;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园提升改造;加强婴幼儿照护专业人才培养,优化适龄化课程设计,促进托育服务从“看护”向“科学养育”提升。 高苗 刘香
  
发布日期: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