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文章字数:1,723
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会,1500余件展品亮相,10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8月8-12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
在大会现场,观摩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见证人形机器人娴熟叠衣、分拣、搬运;探寻核心零部件集群,揭示机器人“底层密码”……这是一场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机器人科技盛宴,也是观察我国和全球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产品谱系丰富
“开工!”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下调度令,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物品封装4个任务同时开启,机器人们协同配合完成多场景任务。
“我们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壁垒,演绎了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的应用演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说。在大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陆续发布具身多模态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等创新技术,为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连续施展侧踢、勾拳、组合拳等动作,被击倒后会迅速爬起继续战斗……在宇树科技展区,一场机器人格斗赛正在进行。“参赛选手是我们最新升级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拥有先进的动态平衡算法,在外部冲击下实时调动各个关节电机,站得更稳、起身更快。”宇树科技市场部经理廉莹莹说。
近年来,从步履蹒跚到稳步走路,再到快速奔跑,还能连续后空翻和打格斗比赛,人形机器人飞速成长。“随着AI控制算法不断优化,国产人形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运动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
产业发展迅速
走进松延动力展区,今年4月夺得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亚军的N2机器人大秀才艺,吸引不少专业观众前来进行商务洽谈。“上半年,松延动力已获得超过2000台商业化订单。为了应对订单增长,企业在北京增设了生产基地。”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表示。
走进“机器人大世界2.0”区域,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近在眼前。
在这里,客户可享受定制化开发、金融及机器人租赁服务,涵盖医疗类、工业类、陪伴类等7个大类50余项产品。“以‘机器人大世界2.0’为依托,我们与北京经开区内的星海图等知名机器人企业以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动,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标杆。”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宁表示。
拥有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北京经开区集聚了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基本形成从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机器人整机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零部件企业配套发展,形成大中小协同、上下游联动的良好生态。
应用场景多元
缓缓拿起衣服,抖直、平铺,拎起衣角折叠,再拎起另一侧……不一会儿,千寻智能研发的机械臂就把乱成一团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
“机器人叠衣服看似简单,考验的却是柔性物长程精准操作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具身智能部负责人解浚源说。
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走进展会,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类机器人已不再止于炫技,而是展现出面向现实世界的巨大应用潜力。
看工业场景。在优必选展台,11台Walker S1机器人集体上岗,精准识别、协同作业,分拣一气呵成。据介绍,优必选今年计划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产业。
看科研场景。源络科技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Monte 02,模拟科研人员完成取样、转运、检测等操作。“我们要打造下一代自动化实验室,把科研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源络科技创始人连文昭说。
看服务场景。云迹科技UP机器人入驻酒店,早晨可化身“送餐员”,中午切换为“清洁工”,夜间则承担“巡逻员”角色,大幅提升设备利用率。
推动机器人从工业端走入消费端,京东在大会上发布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我们将投入大量资源,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具身智能负责人戴文军说。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
在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还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明确路径指引,为千行百业注入新动能。 潘俊强 李建广
在大会现场,观摩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见证人形机器人娴熟叠衣、分拣、搬运;探寻核心零部件集群,揭示机器人“底层密码”……这是一场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机器人科技盛宴,也是观察我国和全球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产品谱系丰富
“开工!”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下调度令,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物品封装4个任务同时开启,机器人们协同配合完成多场景任务。
“我们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壁垒,演绎了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的应用演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说。在大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陆续发布具身多模态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等创新技术,为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连续施展侧踢、勾拳、组合拳等动作,被击倒后会迅速爬起继续战斗……在宇树科技展区,一场机器人格斗赛正在进行。“参赛选手是我们最新升级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拥有先进的动态平衡算法,在外部冲击下实时调动各个关节电机,站得更稳、起身更快。”宇树科技市场部经理廉莹莹说。
近年来,从步履蹒跚到稳步走路,再到快速奔跑,还能连续后空翻和打格斗比赛,人形机器人飞速成长。“随着AI控制算法不断优化,国产人形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运动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
产业发展迅速
走进松延动力展区,今年4月夺得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亚军的N2机器人大秀才艺,吸引不少专业观众前来进行商务洽谈。“上半年,松延动力已获得超过2000台商业化订单。为了应对订单增长,企业在北京增设了生产基地。”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表示。
走进“机器人大世界2.0”区域,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近在眼前。
在这里,客户可享受定制化开发、金融及机器人租赁服务,涵盖医疗类、工业类、陪伴类等7个大类50余项产品。“以‘机器人大世界2.0’为依托,我们与北京经开区内的星海图等知名机器人企业以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动,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标杆。”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宁表示。
拥有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北京经开区集聚了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基本形成从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机器人整机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零部件企业配套发展,形成大中小协同、上下游联动的良好生态。
应用场景多元
缓缓拿起衣服,抖直、平铺,拎起衣角折叠,再拎起另一侧……不一会儿,千寻智能研发的机械臂就把乱成一团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
“机器人叠衣服看似简单,考验的却是柔性物长程精准操作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具身智能部负责人解浚源说。
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走进展会,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类机器人已不再止于炫技,而是展现出面向现实世界的巨大应用潜力。
看工业场景。在优必选展台,11台Walker S1机器人集体上岗,精准识别、协同作业,分拣一气呵成。据介绍,优必选今年计划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产业。
看科研场景。源络科技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Monte 02,模拟科研人员完成取样、转运、检测等操作。“我们要打造下一代自动化实验室,把科研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源络科技创始人连文昭说。
看服务场景。云迹科技UP机器人入驻酒店,早晨可化身“送餐员”,中午切换为“清洁工”,夜间则承担“巡逻员”角色,大幅提升设备利用率。
推动机器人从工业端走入消费端,京东在大会上发布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我们将投入大量资源,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具身智能负责人戴文军说。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
在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还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明确路径指引,为千行百业注入新动能。 潘俊强 李建广
发布日期: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