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绥德枣醋酿出“幸福味”
文章字数:709
康卫明在绥德县枣林坪镇庆安村的枣醋生产基地查看枣醋酿造情况。

  夏日的榆林市绥德县枣林坪镇庆安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枣香与醋香。近日,记者走进村里的枣醋生产基地,看到厂房外一排排陶瓷缸整齐排列,缸内是即将出厂的枣醋。厂房内,工人正俯身掀开醋醅缸盖,通过闻味、观察判断发酵状态。
  如何酿出一滴好醋?庆安人有自己的答案——好醋源自好原料。枣林坪镇紧邻黄河,肥沃的土壤、较大的昼夜温差与充足的日照,孕育出皮薄肉厚、色泽深红的红枣。目前,全镇红枣种植面积3.4万亩,年产量超4000吨,为枣醋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坚守古法工艺,每一滴醋都要经过蒸料、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熏醅、淋醋5道工序,全程35天以上,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庆安村党支部书记康卫明介绍。
  酿好的原醋还需入缸陈酿,经“夏伏晒、冬捞冰”自然提纯,色泽愈发透亮,香味日渐醇厚。“眼下正是伏晒关键期,经过烈日炙烤,醋的酸香更显绵柔悠长。”康卫明说。
  为严守品质关,醋厂专门设立醋酸度检测实验室,将酸度检测作为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达标后,标注“庆安村红枣醋”的桶装、礼盒装产品便整装待发。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醋不怕没人买。“自枣醋出品以来,我们主要通过线下商户收购、线上零售等方式销售。每公斤醋售价20元,销量很好。”康卫明介绍。
  近年来,绥德县特色酿造产业多点开花。枣林坪镇庆安村、张家砭镇五里湾村等村立足实际,通过“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企联合建立红枣醋厂、杂粮醋厂,收购周边村红枣、杂粮,年产醋220吨,产值520万元。
  如今,枣醋产业不仅促进了当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激发了周边群众管护枣园的积极性,一条“种植—加工—销售—增收”的良性循环链持续延伸。 郝颖 张丹
  
发布日期: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