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智造”引领咸阳工业经济新飞跃
文章字数:1,325
位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陕西法士特智能制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李赟 摄

  近日,走进位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陕西法士特智能制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只见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产品通过自动快速仓库进行分拣、归类,整个生产过程一气呵成,其间鲜少看到工人奔忙的身影。
  “之所以能这么‘丝滑’,主要是因为我们实施了智能化改造,采用了诸多新技术、新装备。”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春告诉记者,作为秦都区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公司以研发、生产及销售汽车液力缓速器为主要业务,是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工厂。
  “但闻机器声,不见人语响”已成为公司生产车间最真实的写照。车间整体自动化率95%以上,多台工业机器人与智能AGC小车等自动化设备高效作业,从拿取原材料到各产线零件上线,再从各生产线下线,运送成品入库,产线内机器人精准高效配合智能化数控机床进行生产线作业,整个过程无需人力去干预、辅助,全程实现智能化生产。
  工业之于经济,是稳大盘的“压舱石”。
  目前在全市范围内,从单一设备到生产线再到工厂,智能化正在深度赋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初步建成,多种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汽车、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推广应用。
  向高攀,向新行。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列陕西省第4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2.4%、3.3%、15.1%。
  支柱产业支撑有力。装备制造、能化、纺织服装、建材、电子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9.1%、12.4%、8.9%、0.8%、0.7%。
  超六成行业较快增长。35个行业中24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8.6%。其中,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2.0%,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4.0%。
  重点产品稳定生产。51种工业产品稳定增产,精甲醇、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23.8%、14.6%、12.5%。
  多项指标平稳增长,传递出经济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咸阳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数智化改造规上企业520户,150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7户,先进级智能工厂21个,长庆石化建成全国首个5G智能炼厂,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咸阳市成功入围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业园区3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户,绿色工厂57个。
  与此同时,咸阳市强化运行调度,建立常态化运行监测机制,通过加强偏离度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预警和处置,为工业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抓好省市惠企政策兑现,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金效用,激发企业释放产能。今年以来,兑付陕西省工信厅2024年四季度稳增长政策资金1750.5万元,2025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资金1200万元。
  在充满希冀的咸阳大地上,各行各业向“新”求变、因“新”进阶,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从车间里“机器唱主角”的智能图景,到全市工业经济多项指标的稳健上扬,咸阳正以“智改数转”为笔,描摹着传统工业向新而行的生动画卷。
  政策护航的温度、技术革新的速度、产业升级的力度,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未来,随着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深化,咸阳工业必将在时代浪潮中持续破局跃升,书写更多“向新而生”的精彩篇章。 冯萌
  
发布日期: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