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清末民初本土冒险小说的叙事“变异”略论
文章字数:2,170
  冒险小说(Adventure Fiction)又称历险小说。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类型,冒险小说在西方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书写传统。伴随着现代西方“小说的兴起”,自18世纪“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的《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Crusoe,1719)问世以来,其日趋流行并于19世纪风靡欧美。
  与此相照,中国文学历来缺少冒险小说的书写尝试。尽管《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小说已呈现出较为明确的“冒险”情节,但其主题基本局限在寻仙问道的传统框架之内。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历史进程的展开,以及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代表的西方冒险小说被集中引入。在此译本群的刺激和启迪下,一批标示“冒险小说”(还有“义侠小说”“侠情小说”“滑稽小说”“奇情小说”等)的作品陆续问世。这些本土冒险小说的问世和流行,不仅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惯例,还隐含着晚清新小说在叙事实践方面可贵的探索。这其中的翘楚有《狮子血》《痴人说梦记》《小学生旅行》等。
  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清末民初本土冒险小说的研究不够重视。环顾整个20世纪,除晚清学者黄伯耀从近代中国文化需要的视角,对冒险小说来华作了初步分析,再无深入的论析。后来的学者,无论是阿英的《晚清小说史》,还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皆未对之予以论述。这显然与冒险小说在清末民初流行一时的现实极不相称。21世纪以来,学界有了对冒险小说的相关研究,但基本上集中在对西方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一部小说的探讨上。与此同时,清末民初的其他西方冒险小说及在其译本群启迪下产生的本土冒险小说,一直处于无人问津之地。直到2018年,颜健富的《晚清小说的新概念地图》一书才将研究目光转移到了两部本土冒险小说《狮子血》和《痴人说梦记》上。该书视角新颖,论述别开生面。在第二章和第四章,论者主要从空间视角切入,分别论述了两部小说的“‘冒险’精神”和乌托邦书写。但其他本土冒险小说,并未进入论者的研究视域。直到2021年有了研究的新突破。曹祥金、刘佳的论文《走向世界的中国“哥伦波”——清末民初本土冒险主题小说研究》专以本土冒险小说为整体考察对象,文章将诸多本土冒险小说纳入讨论范围,从创作特征和文化特质等方面作了论述,有补白之功。但受制于单篇论文篇幅,该文的相关分析只能点到为止,而论者对于本土冒险小说叙事嬗变的形式来源及其在晚清新小说史上的探索意义均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实际上,清末民初西方冒险小说的涌入是本土冒险小说得以集中产生的前提,后者又在根本意义上参与了晚清新小说叙事革新的探索。因此,对本土冒险小说叙事变革的研究离不开对来华西方冒险小说的整体分析。通过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来华“旅行”的西方冒险小说对照阅读,能更加清晰地看清楚本土冒险小说对其“冒险”因素(包括空间意象和情节设计)的吸收与熔炼。以下主要从故事空间和小说情节两个方面,简略阐述下本文涉及的三部本土冒险小说《狮子血》《痴人说梦记》和《小学生旅行》在叙事上呈现出来的变化。
  空间上,与西方冒险小说相似,主人公涉足的异域空间之多之大引人注目。《狮子血》中的主人公查二郎先后经历了“全球冒险”和“非洲建国”的历程。他涉足的空间有北冰洋、墨西哥、西班牙、爪哇岛、非洲等,这些路途遥远的环球空间不可谓不开阔。这种“空间的生产”和建构在以往的中国小说中是极为罕见的,小说的另一名称《支那哥伦波》更是揭示了其与西方冒险英雄之间的关联。《痴人说梦记》的作者为何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贾希仙因遭诬逃亡至海外,先后“漂流”到了毛人岛、旧金山、仙人岛等异域空间,空间跨度同样不可谓不大。《小学生旅行》共八章(回),作者无名氏,主人公是一对小学生东方复旦和文化欧。因为主人公身份设置的限制,二人虽未能像《狮子血》中的查二郎和《痴人说梦记》中的贾希仙等人那样勇探海外,而是更加“务实”地将“冒险”计划降格为上海和苏州等地的“都市旅行”,但同样能够给人带来“异”的空间感知。
  情节上,与西方冒险小说中的冒险英雄相似,主人公以“征服”为己任,每到一处便要启动“建设伟业”。《狮子血》中,查二郎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征服世界”,从而“振兴中华”。《痴人说梦记》中,主人公贾希仙同样进行了惊心动魄的环球冒险,经历了一番“奇异冒险”后,他最终成功地在仙人岛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贾希仙治下的仙人岛,议会民主,“家家富足,户户读书”,可谓一派理想社会的景象。《小学生旅行》中,主人公东方复旦和文化欧似乎没有查二郎和贾希仙的抱负和历险必要,他们主要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观察者和学习者出现在读者面前。不过,二人经历了超出自己心智和能力范围外的旅途“冒险”,遵循了从“家园”出发远离家乡历尽艰险并回到“家园”的情节模式。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本土冒险小说的叙事“变异”值得关注。叙事空间上,出现了大海和荒岛等空间形象,“空间生产”由奇异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变,都市空间的历险更是一种空间现代性的生产。叙事情节上,出现了主人公勇闯海外从而拓荒建设理想新社会的书写,这种情节设计由寻仙求道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同样切中了现实中国的紧迫需求。显然,“冒险”基于“现实”。不过,以上阐述仅是一孔之见,有关清末民初本土冒险小说的叙事探索,还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石燕(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
  注:本文为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冒险小说叙事嬗变研究”(2022H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