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构建“汽车+”育人模式
文章字数:1,093
学生现场实习。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以“汽车”命名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紧扣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脉搏,探索出一条深化“汽车+”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划区施教:重组专业凸显优势
  该校围绕“汽车全产业链”构建了“一核多星”的职业本科专业群,针对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开设“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与特斯拉共建“订单班”,企业工程师带着生产项目授课,学生毕业设计直接解决生产线工艺问题。此模式助力毕业生成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端技能人才,受到企业好评。
  为保障专业适配性,该校建立了“产业需求&专业建设”双螺旋机制,每年组织教师深入比亚迪、陕西重型汽车有限销售公司等企业调研,通过“岗位能力图谱”分析技术演进趋势。
  该校2019年就面向首批职业本科学生开设了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人工智能导论”;根据岗位胜任力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了“汽车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跨专业课程。
  该校与华为、比亚迪、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将全新的电池技术、智能网联等产业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按照“企业出题、学校解题”的模式开发模块化课程,使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迭代保持同步,体现了职业本科人才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手脑协同:打破技能人才培养困境
  为避免“重技能轻理论”“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该校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形成“四真”的企业专业实习模式,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
  该校实施实践教学“四个大于50%”原则:职业本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专业实践教学总学时占比专业课教学总学时>50%,专业课程(专业核心、专业拓展)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门数占比专业课程总门数>50%,毕业设计(创作)有50%以上的内容是通过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完成。
  产教融合:重构教育供给生态
  该校与汽车企业建立“七个共同”合作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研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企业文化、共同搭建创新平台、共同评估培养质量。与华为共建西北首个“汽车工程技术专业化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承办华为MDC智能驾驶者挑战赛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平台。
  该校以“汽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实践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职业本科教育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划区施教”“手脑协同”“产教融合”等举措,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农思思
发布日期: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