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米脂 千年古县的文旅新征程
文章字数:4,215
“红小米”主题研学活动走进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郭乐乐 摄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高西沟。 史飞 摄

米脂花轿表演。 史飞 摄

实景秧歌剧《陕北有个高西沟》。 史飞 摄

米脂唢呐在黄河壶口演出。 史飞 摄

铁水打花。 史飞 摄

雄浑壮观的李自成行宫。 史飞 摄

  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有一座因“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的千年古县——米脂。这里不仅是历史的宝库,更是文化的富矿,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红色基因 点亮文旅融合灯塔
  米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1937年12月9-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十二月会议)在此召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如今已成为米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杨家沟革命旧址是米脂红色旅游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革命遗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米脂县不断加强对杨家沟革命旧址的保护和利用,投资建设了杨家沟红色文化科技产业园。
  “我们这个产业园总投资1.7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4260.63平方米,包含红色文化培训中心综合楼、住宿楼等5栋建筑,打造‘转战陕北’主题教育营地、‘曙光’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榆林旅投米脂文旅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60余人住宿,400余人同时会议,培训及相关活动组织,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杨家沟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休闲度假的基本需求。”
  据了解,杨家沟红色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于2022年6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内部装修已完成,预计今年7月底前正式运营。
  近年来,杨家沟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500万元。“红色是杨家沟最亮的底色,我们确立了‘红色领航、绿色发展、多产联动’的新发展思路,将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乡村产业等有机结合,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洗礼的同时,还能体验乡村旅游的生态美,到农家乐品尝农家特色饭菜、到种植园体验采摘的乐趣,将村民牢牢镶嵌在产业链条上,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杨家沟镇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杨家沟革命旧址已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下一步,米脂县将致力于构建以杨家沟景区、沙家店战役遗址文化公园为支撑,辐射周边地区红色景区的革命旅游组团体系,让红色旅游成为米脂的新名片。
  自然风光 绘就生态旅游画卷
  米脂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高西沟村就是米脂自然风光的代表,这里曾经是“山是和尚头,水往沟底流”的穷山沟,如今却变成了“层层梯田盘山头,座座坝堰锁沟口”的生态旅游胜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
  走进高西沟,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环绕着村庄。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流水潺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我们高西沟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现在又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
  近年来,高西沟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村里修建了梯田观光步道、民俗展馆、小米研学基地等旅游设施,推出了实景秧歌剧《陕北有个高西沟》,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高西沟的发展历程和民俗文化。
  “《陕北有个高西沟》实景秧歌剧表演是我们高西沟文旅活动的‘流量密码’,40分钟的秧歌剧以高西沟几代人的奋斗历程为蓝本,生动地展现了这片土地从贫瘠荒凉到山清水秀的壮丽蜕变,深受游客喜爱。”米脂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起,高西沟村以“生态高西沟 陕北过大年”为主题,打造多样新春文旅盛宴,既有大型沉浸式实景剧,又有韵味十足的大秧歌、转九曲等传统民俗,还有婚俗体验等活动,吸引了近5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成为春节假期热门打卡地。
  为了让游客充分感受到热闹的节日气氛,高西沟景区围绕餐饮、游乐等业态,进行全方位产品升级。“你好高西沟”驿站为游客提供便捷住宿与简餐;小米研学基地推出各种小米特色小吃;民俗展馆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多样化产业链与品牌链,进一步激活现有项目,让高西沟名片更加闪亮。
  “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带动村民农特产销售异常火爆,日均收入近3万元,高西沟这个年过得红红火火,老百姓心里高兴,我们心里也高兴。”米脂县文旅相关负责人说。将来,高西沟景区还将推出月度主题活动,持续吸引全国游客,确保高西沟村人流如织、热度不减。
  如今,高西沟村每年接待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村支部书记姜良彪表示,接下来高西沟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高西沟村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楷模。
  民俗文化 绽放非遗传承之花
  米脂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陕北原生态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和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绥米唢呐、米脂剪纸、铁水打花、米贴画等,每一项都承载着米脂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米脂文化的瑰宝。
  绥米唢呐是米脂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明初。2017年,米脂县组织民间艺人,并邀请米脂籍西安音乐学院高晓鹏教授,对米脂唢呐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提升,抢救了众多传统唢呐技法,组建了陕北规模最大的唢呐打击乐乐团——米脂吹打乐团。乐团成立以来,开展了米脂唢呐全国巡演,并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赴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交流演出,目前国内外已累计演出102场次,4次进入国家大剧院,成功让“绥米唢呐”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走红全国,走向世界。
  “现在吹唢呐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演奏技法也更加多样。我带出来20多个‘徒弟’加入乐团,看到唢呐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高兴。”绥米唢呐县级传承人、米脂吹打乐团元老成员常小川说,“我希望唢呐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且一代比一代发展得好。”
  除了绥米唢呐,米脂剪纸也别具特色,兼具黄土艺术的本色和汉画像石的特质,造型饱满、神韵十足,是研究米脂县乃至整个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2024年7月13日,陕北剪纸博物馆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庙山村开馆,这座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常氏庄园建成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335平方米,设置了14个主题展馆和功能区,收藏和展示优秀传统民间剪纸近5000件。
  “陕北剪纸博物馆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建立了陕北历史上近两百位优秀剪纸艺术家档案,通过对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方面的研究,让前来参观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陕北剪纸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了解剪纸艺术与这片土地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系。”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赞叹道。
  为了培养更多的剪纸艺术人才,推动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米脂县文旅局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各类陕北剪纸培训班,培养优秀陕北剪纸艺人,同时坚持每年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很多学生对剪纸充满兴趣,而且心灵手巧、剪得很好,让我感觉到陕北剪纸这个非遗项目肯定会后继有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杜米军说。
  此外,米脂县还对米贴画、铁水打花等非遗项目进行了挖掘和保护。米贴画是米脂流传久远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2021年正式被列入榆林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米脂米贴画工坊成为陕西省第三批非遗工坊。米贴画坚持选用各种品种的小米和杂粮的天然颜色进行构图,目前有200多个样品,并多次在上海进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大型展会上作为代表米脂的文创产品进行展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喜爱。而铁水打花则是米脂春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绚烂的铁花在夜空中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米脂民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目前,米脂县已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21个、县级非遗项目72个。认定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5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人。该县通过广泛普查、抢救整理、积极培训、建设场所等措施,有效地激活了县内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活力,打造、重建了多个知名文化品牌,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旅融合 奏响高质量发展乐章
  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米脂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在米脂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体验。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米脂县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标准,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实施了杨家沟、窑洞古城、博物馆、常氏庄园4个重点项目;完成了杨家沟革命旧址修缮、典型院落维修、剧院提升改造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和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建设。
  在旅游品牌建设方面,米脂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的优势,以“打响旧名片、推出新品牌”为目标,通过传统+新媒体、画册+宣传片、歌曲+影视片、非遗+精品活动等多种形式、多个维度宣传米脂的传统文化、放大米脂文化的品牌IP。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红色文创产品。举办了米脂婆姨文化节、“米脂过大年”“窑洞古城国际摄影周”“农民丰收节”等一大批品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制作全县文旅宣传片及景区宣传推广视频3个,在各大视频平台投放。积极参加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文旅推介等活动,展示米脂非遗、特色商品,吸引外地游客。培养本地文旅推介官,深入挖掘米脂文旅亮点,向外界讲述米脂故事,进一步扩大米脂文化影响力和米脂文化品牌知名度。
  “我们通过举办这些文化旅游活动,不仅展示了米脂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米脂旅游观光。”米脂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米脂县还积极推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例如,米脂县利用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开发了小米、红枣、驴肉等特色旅游商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如山地马拉松、自行车赛等,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来参与,进一步提升了米脂旅游的影响力。
  下一步,米脂将深化文旅融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用文化提升旅游附加值,推动旅游特色化发展。如今,米脂正以文为魂、以旅为体,在文旅融合道路上稳步前行,千年古县焕发新活力,吸引众多游客。接下来,米脂还将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努力成为知名文旅目的地,让黄土文化被更多人知晓。 侯红雷
   
发布日期: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