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这里有个自乐班 农民演戏农民看
文章字数:920
  近日,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农丰村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锣鼓声,村里的夕阳红自乐班正在排演眉户戏《十二把镰刀》。“今夜火炉一(呀)一夜红,咱夫妻双双齐(呀)齐动工。我把风箱动,我把铁锤抡……”村民王德富与文德芳都是村里自乐班的成员,两人合唱的眉户戏《十二把镰刀》热烈欢快、悦耳动听,让听众直呼过瘾。
  “以前我一有空就喜欢唱几句眉户,现在日子过好了,唱戏的气力更足了。”文德芳说。
  农丰村夕阳红自乐班创建于2019年5月,由56人组成,成员都是60岁以上的农民。本村退休教师吴常学担任自乐班负责人以及艺术指导,经常带着大伙去小学为师生演出。当初,为了夕阳红自乐班的顺利组建,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帮扶农丰村工作队为自乐班购买了二胡、笛子、锣鼓等乐器。吴常学还多方奔走,为大伙争取到60多套演出服装。
  2018年3月,文德芳从山坡上搬到农丰村和谐宜居搬迁点。得知村里有个自乐班,爱好曲艺的她积极加入。“加入自乐班,能跟着老师学,还能外出表演,我觉得生活的质量都不一样了。”说到这里,文德芳一脸满足,“我在快手上的粉丝已经2.1万了。近100个眉户戏视频获得近10万点赞。”
  相比文德芳,搭档王德富学习眉户戏之路有些“坎坷”。
  “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从来没有接触过演戏。为了把戏尽量演得有板有眼,我平时就拿着手机看视频,一句一句跟着模仿,有些字词听不清楚,就重复好多遍,直到学得像样才行。”凭着这股子劲头,王德富终于有所收获,成了自乐班里的佼佼者。
  自乐班骨干成员邓远芝一直痴迷于戏曲。搬迁前,她居住在农丰村一个山梁上,只要听说哪里唱戏,二话不说拎起小板凳,走上十几里山路也要去看戏。
  搬迁到农丰村和谐宜居搬迁点后,她和丈夫都参加了自乐班。农忙时两人在附近香菇扶贫加工厂车间干些零活,闲暇时就一起登台演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最近,我们的《镇安四季花儿香》《赶着牛儿上山岗》《唱得幸福落满坡》民歌表演正在紧张排练中。”农丰村党支部书记吴朝兴说,“自乐班成立以来,已先后演出110多场次,不仅在本村演出,还到本镇的岭沟、青树、上河、宝石、石景等8个村和学校义务演出。下一步,随着镇上不断推进眉户、花鼓戏等传统戏曲文化进农村、到企业、进校园,自乐班也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吸引更多人看戏、听戏、爱戏。” 辛恒卫
发布日期: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