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港口流量”为“经济增量”
文章字数:1,672

不久前,天津港集团传来好消息,今年1-4月,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和集装箱吞吐量771.4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1.2%和4.3%。
吞吐量持续增长的背后,百年老港如何“载”来经济增长点?“港口流量”如何变身“经济增量”?发力“蓝色引擎”,筑梦“海洋经济”,依海而生的天津,正依托港口这一硬核资源,描绘向海而兴的发展新篇。
大港口展现大作为
海鸥翱翔,风翻白浪,走进北方大港天津港,与以往紧锣密鼓的港口作业不同,一幅繁忙的施工图景跃然眼前。
这里是位于天津港北疆港区的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N9泊位,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投产后,将成为20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每年将提升集装箱吞吐量超7万标准箱。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的天津港,是天津发展海洋经济的“硬核”优势。截至目前,天津港拥有集装箱航线147条,同世界上1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自2023年年底以来,天津港集团相继开通至南美西、南美东、中美洲3条直航拉美航线,其中天津港至南美西直航航线运营超过40航次,船舶艘次与载箱量显著增长。
海上航线拓展忙,陆上班列也竞相发运。5月20日,今年首列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班列发车,50个从韩国海运的集装箱货物将在两周内运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天津港的区位优势,为中国企业走进中亚这一活力市场提供了高效通道。“这批集装箱从海上下船后,一周内从天津港起运。相比以前线路,通过中欧班列整体运费会减少20%到30%。”上海优尼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勋说。
大优势赋能强增长
6月8日,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成功完成浮托安装。
这是天津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的一个缩影。天津正打造以成套海洋装备为核心、以关键配套为支撑、以链条式服务为特色的完备产业链。今年1-2月,天津海洋装备产业完成产值超35亿元,同比增长89.2%。
船舶制造也是天津发展海洋经济的“先锋力量”。不久前,中国船舶集团大连造船所所属中船天津联合中船贸易为地中海航运公司建造的双燃料16000TEU集装箱船13号船“约瑟菲娜”轮,提前合同期162天命名交付。中船天津总经理李安戈说,今年企业有望实现100亿元的产值目标。
在天津海洋经济的发展版图中,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钢铁巨物”,也有市民百姓“小而美”的亲海体验。
6月8日,爱达邮轮旗下“爱达·地中海”号国际邮轮回归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近2600名旅客共同开启了爱达邮轮2025年天津新航季。
邮轮经济正成为天津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名片。过去一年,天津口岸出入境邮轮近200艘次,同比增长67%,出入境邮轮旅客数量超35万人次,同比增长93%,包含外籍旅客1.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7.5%。
优服务提供强支撑
金融作为源头活水,正日益成为推动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天津不断调动金融机构服务港产城融合发展积极性,以金融枢纽之姿“链”动市场,形成面向“深蓝”的金融服务生态。
近年来,一批创新型首单产品在天津渐次落地:首个海运费数字贷产品、首个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首笔跨境电商关税电子保函业务……天津各类金融机构围绕航运场景下企业资金结算、跨境融资、信用担保等需求,已开发航运相关金融产品80余种。
为便利航运企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京冀两地人民银行建立京津冀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互认机制,优质企业在三地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时可以“免申请、免认定”。2024年,天津市7家银行为10家京冀优质企业办理互认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超37亿元。
充沛的金融“活水”灌溉下,一批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提速。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支持了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天津港北港路南延工程等项目建设,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港产城融合贷款余额48.39亿元,较年初增长13.28亿元,今年这类贷款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华表示,航运金融的持续向好可从特色金融业态的发展窥见一斑。近年来天津船舶租赁增长动力强劲,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90%以上,今年一季度,天津航运保险保费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6.74%,其中船舶保险增速排名全国前列。 梁姊 郭方达
发布日期: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