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西安推动卫星医院扩面增量提质
在全国率先推行城市医联体建设新模式
文章字数:1,591
  费用按照社区医院的标准收取,服务对标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花最少的钱可以就近、择优看好病,这就是卫星医院的魅力所在。
  卫星医院建设是西安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城市医联体建设新模式,由大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共建,探索实践“资源下沉、基层首诊、医院手术、社区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形成“核心—卫星”协作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级医院运行效率,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2023年初,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西安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卫星医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24年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卫星医院建设扩面增量提质的通知》。截至目前,西安各市属医院已陆续建成33所卫星医院,辐射7个行政区和3个开发区。
  当把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种”进基层社区,卫星医院的运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资源下沉 居民就医体验不断改善
  实力是核心,当社区诊疗的实力真正“硬核”起来,“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是否靠谱”的担忧就成了“过去式”。
  近日,65岁的李师傅刚刚做完康复训练返回病房。“以前觉得康复只能去大医院挤床位,现在‘家门口’就有大医院的好医生,真是做梦都不敢想。”李师傅轻轻摩挲着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疤痕感慨地说。
  李师傅住的病房在西安市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还有一个名称,叫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
  前些日子,李师傅不慎跌倒导致髋部骨折,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做完手术后,医生根据他的家庭住址,按照分级诊疗绿色通道,安排他到就近的卫星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走进李师傅的病房,床头挂着的康复计划表引人注目,这是西安市红会医院与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制定的,从康复进程到每日注意事项,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更让李师傅惊喜的是,在卫星医院住院期间,每周都会有红会医院的主治医生来查房,这让他很放心。“像我这样腿脚不便的患者,最担心术后的康复和复查,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继续康复治疗。这里环境好、很安静、离家近,家人朋友来探视、送饭也很方便。”李师傅连连称赞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保报销比例还要更高一些呢,这笔账咋算都划算呀!”
  这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的日常图景。如今,西安市红会医院已成立卫星医院14所,开放床位433张,累计为1.2万余名患者打通了分级诊疗绿色通道。
  为全面提升卫星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诊疗技术水平,三级医院积极探索,以创新驱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起立体化帮扶体系。联合查房、“手把手”带教、定制化培训……三级医院从标准化诊疗流程再造到特色专科共建,从人才梯队培养到远程医疗平台搭建,为卫星医院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专家指导 助力基层医疗技术提升
  卫星医院的运行模式,不仅缓解了三级医院的接诊压力、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发挥了作用,也让基层医生得到专家的指导,助力基层医疗技术的提升。
  “不用再去大医院排长队挂号,在‘家门口’就能看上西安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号,以往在大医院里挂号,可不容易。”提起卫星医院带来的便利,社区居民纷纷点赞。骨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众多科室的专家每周坐诊,让居民们直呼“惊喜”。
  与西安市中心医院合作后,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也明显增多。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前来坐诊时,还会开展“带教查房”,基层医生从查体手法的细微差异,到诊疗思路的逻辑推演,在手中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下要点,还特意拍下专家示范的神经反射检查动作,反复观摩学习,对疾病诊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还前往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成功开展了颈部血管、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新项目。
  同时,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检验送检机制,部分此前在社区无法开展的检验项目,如今采样后就能送到市中心医院检测,患者不用去市中心医院排队,拿到结果的速度也与在市中心医院基本无异。
  从专家坐诊到医疗技术升级,卫星医院正实实在在地提升着居民的就医体验,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走进社区、惠及群众。 马相
发布日期: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