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锚定“深化六个改革”
文章字数:1,495
  5月28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周至县委书记闻其伟、西安市蓝田县委书记徐毅进行相关工作内容介绍。
  周至县
  建立周至猕猴桃2.0发展版本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嘉伟)发布会上,西安市周至县委书记闻其伟介绍,2025年,西安市周至县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陕西省打好“八场硬仗”和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部署要求,坚持目标牵引、改革撬动、政策加力,以“八个新作为”为抓手,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实现量质提升。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深化与中远海运合作,建立周至猕猴桃2.0发展版本,年底打造3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30个。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县域首位产业。健全产地标识、安全检测、溯源系统、砧木技术等品控体系,优果率突破90%,产量提高30%以上。首创猕猴桃即食技术,自主培育“翠香”“瑞玉”等新优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组建全省第一家猕猴桃产业联盟协会,吸纳120余家企业加入,与8.5万种植户实现信息互联共通,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
  全县建成猕猴桃贮藏库2680座,培育深加工企业26家、包装企业28家,周至县年加工猕猴桃系列产品15万吨,深加工能力占全省的90%。大力实施“电商+产业”战略,2个京东云仓、32个天猫优品服务站落户周至,发展电商382家、微商1万余户,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年销量突破78万吨,实现“买遍全国、卖遍全国”。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叫响“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省级农业企业品牌5个,注册“周多福”及“秦玲”“终楠山”等系列商标7个,授权地标使用企业35家,周至猕猴桃纳入《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中国天气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
  蓝田县
  扩大赛事影响 拓展消费场景 推动文旅惠民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嘉伟)
发布会上,西安市蓝田县委书记徐毅介绍,2025年一季度,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和精准调度下,蓝田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未来西安市蓝田县将聚焦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西安大都市“后花园”定位,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以“深化六个改革”校准方向,重点在投资消费强化、加快产业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守好青山绿水、办好民生实事、筑牢安全底线、狠抓作风建设七个方面攻坚发力。
  蓝田县在投资消费强化方面,充分发挥“村厨大赛”等活动带动效应,深化文体旅游、线上线下多业态消费融合,培育限上商贸企业不少于10家,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超过10亿元。蓝田是中国厨师之乡、陕菜之乡,在蓝田有一句俗语“凡是冒烟的地方,都有蓝田乡党”。
  下一步,蓝田县将在三个方面持续推动文旅促消费。在扩大赛事影响上,蓝田县将在“村厨大赛”决赛当天发布蓝田美食地图,推荐名宴名店名小吃,吸引更多人走进厨乡、品味美食。同时,积极策划举办“端午民俗文化季”“国庆欢购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丰富亲子研学、民俗体验等产品供给,把活动赛事的带动效应最大限度体现到促消费上。
  在拓展消费场景上,加快水陆庵、白鹿原影视城等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新型旅游服务。依托西安蓝田机场,开发“空中看蓝田”、航空研学、飞行跳伞等低空旅游消费。同时,精准对接夜间消费市场,推出夜游、夜宴等活动,让夜经济点亮蓝田大地。
  在推动文旅惠民上,串联沿线景区、美丽乡村、精品民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7条。挖掘玉山大集、焦岱大集等农村集市文化,打造共富集市,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烟火乡村”。鼓励群众通过农产品销售、特色美食、开办民宿等参与消费活动,以人气聚财气,让更多群众获益增收。
发布日期: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