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坪:林下生“金”产业富民
文章字数:1,550
初夏的佛坪,层林如黛、尽显无限生机。近日,佛坪县丰祥天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水成就开始忙着给自己的箱栽天麻浇水、观察花蕊萌发情况,随后又到自家屋后的山坡上查看新种植的200亩淫羊藿有没有因干旱受到影响、顺便查看其间套种的天麻长势,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艰辛探索 勤劳付出终有回报
董水成是岳坝镇女儿坝村的村民,高中毕业后靠自学天麻等中药材种植技术,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林下经济发展的“土专家”。
“我从事天麻等中药材种植近30年,对天麻有性繁育及庭院箱栽技术有一定经验。同时,还研发了天麻粉、天麻片等‘药食同源’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经常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带领周边农户发展天麻等中药材,全镇80%的农户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我去年收入近50万元,其他农户户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董水成自豪地说道。
在陈家坝镇三郎沟村熊明军家房侧的5亩山茱萸园地内,村民熊明军正和母亲忙着整修去年残损的鸡舍及围栏、新搭建20间鸡舍。明媚的阳光下,见他额头上微微泛起的汗珠,内心充满着激动。
“我连续养鸡8年了,对技术已经全面掌握。2024年养了500只本地土鸡,还没等到过春节就被客户一‘抢’而空了。去年纯收入近4万元,现在还后悔养少了呢!今年我准备再养800-1000只,鸡苗已提前预订好了!近期,我抓紧时间把圈舍和围栏建好,鸡苗10天后就可以入舍了。”熊明军兴奋地告诉笔者。
良好资源 群众致富更有信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到户政策给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吃了“定心丸”。全县森林覆盖率达91.19%,人均面积达60亩以上。同样和熊明军一样在自家林地散养土鸡的还有本村村民熊明新,他算得上是三郎沟村发展产业的大户了,是本村有名的产业带头人之一。勤劳让更多农户都获得了好的收益、“靠山吃山”的古训在他们身上得到印证。
“前些年,我借助脱贫政策帮扶,将自家的林地有效利用。地下种植猪苓、天麻,地上嫁接板栗、栽植核桃,同时套种黄精、淫羊藿等中药材,养殖土鸡、中蜂等。2024年我散养土鸡800余只。因土鸡品种好、肉质鲜嫩、口感好,供不应求,年收入5万余元,猪苓、天麻、山茱萸、中蜂等产业一年下来累计纯收入超30万元。”熊明新仔细盘点着去年的收入、内心充满着喜悦。
政策支持 绿色发展步履稳健
在被誉为“熊猫村”的岳坝镇大古坪村,笔者见到了正在中蜂养殖基地忙碌的负责人吴彦君,他趁着晴好天气,清扫剩余蜂箱,抢抓蜜源花期、招引新的蜂群。
据吴彦君介绍:“大古坪村属高海拔区域,高山蜜源植物多、开花晚、花期长、适合养殖中蜂。我于2018年创建‘熊猫村’中蜂养殖基地,注册了‘熊猫乐园’蜂蜜商标,当时养殖中蜂400箱、年产值40万元。现在已陆续建成3个蜂蜜产业园,2024年养殖规模达到2800箱,年产蜂蜜2.2万多斤、产值达70万元、人均2800元!”
近年来,佛坪县依托生态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林药、林果、林菌、林养等特色林下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山茱萸、天麻、猪苓、淫羊藿等中药材,木耳、香菇等食用菌、板栗、核桃等干果、土鸡、中蜂等种养业互补的新格局,打造秦岭腹地的“药源基地”“绿色食材”基地、建强绿色食物链、筑牢森林粮库根基。
2024年,佛坪全县山茱萸、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1.84万亩,袋料香菇、木耳600万袋,核桃、板栗1100余万株,土鸡养殖16.49万只、中蜂2.3万箱。同时建有冷水鱼、大鲵、梅花鹿、林麝等特色养殖基地10余个,形成了林药、林菌、林果、林下养殖及特色产业的“一村一特色一品牌”,年产值近2亿元。
“下一步,佛坪县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用好生态资源、不断探索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以优势资源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林下‘生金’、群众就地‘掘金’。以生态价值转化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美景。”佛坪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舟说道。 通讯员 唐碧忠
艰辛探索 勤劳付出终有回报
董水成是岳坝镇女儿坝村的村民,高中毕业后靠自学天麻等中药材种植技术,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林下经济发展的“土专家”。
“我从事天麻等中药材种植近30年,对天麻有性繁育及庭院箱栽技术有一定经验。同时,还研发了天麻粉、天麻片等‘药食同源’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经常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带领周边农户发展天麻等中药材,全镇80%的农户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我去年收入近50万元,其他农户户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董水成自豪地说道。
在陈家坝镇三郎沟村熊明军家房侧的5亩山茱萸园地内,村民熊明军正和母亲忙着整修去年残损的鸡舍及围栏、新搭建20间鸡舍。明媚的阳光下,见他额头上微微泛起的汗珠,内心充满着激动。
“我连续养鸡8年了,对技术已经全面掌握。2024年养了500只本地土鸡,还没等到过春节就被客户一‘抢’而空了。去年纯收入近4万元,现在还后悔养少了呢!今年我准备再养800-1000只,鸡苗已提前预订好了!近期,我抓紧时间把圈舍和围栏建好,鸡苗10天后就可以入舍了。”熊明军兴奋地告诉笔者。
良好资源 群众致富更有信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到户政策给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吃了“定心丸”。全县森林覆盖率达91.19%,人均面积达60亩以上。同样和熊明军一样在自家林地散养土鸡的还有本村村民熊明新,他算得上是三郎沟村发展产业的大户了,是本村有名的产业带头人之一。勤劳让更多农户都获得了好的收益、“靠山吃山”的古训在他们身上得到印证。
“前些年,我借助脱贫政策帮扶,将自家的林地有效利用。地下种植猪苓、天麻,地上嫁接板栗、栽植核桃,同时套种黄精、淫羊藿等中药材,养殖土鸡、中蜂等。2024年我散养土鸡800余只。因土鸡品种好、肉质鲜嫩、口感好,供不应求,年收入5万余元,猪苓、天麻、山茱萸、中蜂等产业一年下来累计纯收入超30万元。”熊明新仔细盘点着去年的收入、内心充满着喜悦。
政策支持 绿色发展步履稳健
在被誉为“熊猫村”的岳坝镇大古坪村,笔者见到了正在中蜂养殖基地忙碌的负责人吴彦君,他趁着晴好天气,清扫剩余蜂箱,抢抓蜜源花期、招引新的蜂群。
据吴彦君介绍:“大古坪村属高海拔区域,高山蜜源植物多、开花晚、花期长、适合养殖中蜂。我于2018年创建‘熊猫村’中蜂养殖基地,注册了‘熊猫乐园’蜂蜜商标,当时养殖中蜂400箱、年产值40万元。现在已陆续建成3个蜂蜜产业园,2024年养殖规模达到2800箱,年产蜂蜜2.2万多斤、产值达70万元、人均2800元!”
近年来,佛坪县依托生态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林药、林果、林菌、林养等特色林下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山茱萸、天麻、猪苓、淫羊藿等中药材,木耳、香菇等食用菌、板栗、核桃等干果、土鸡、中蜂等种养业互补的新格局,打造秦岭腹地的“药源基地”“绿色食材”基地、建强绿色食物链、筑牢森林粮库根基。
2024年,佛坪全县山茱萸、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1.84万亩,袋料香菇、木耳600万袋,核桃、板栗1100余万株,土鸡养殖16.49万只、中蜂2.3万箱。同时建有冷水鱼、大鲵、梅花鹿、林麝等特色养殖基地10余个,形成了林药、林菌、林果、林下养殖及特色产业的“一村一特色一品牌”,年产值近2亿元。
“下一步,佛坪县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用好生态资源、不断探索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以优势资源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林下‘生金’、群众就地‘掘金’。以生态价值转化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美景。”佛坪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舟说道。 通讯员 唐碧忠
发布日期: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