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坟前的一株兰
文章字数:2,206
清明节近了,要去看望父亲和母亲了,我们这里有清明节前上坟的习惯。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兄弟姊妹都会相约一起去上坟,今年由于姐姐在西安,不得回柞水,所以姐夫便与我们一起去上坟。其实,姐在家不在家,年年清明和春节时,姐夫都会去父亲和母亲的坟上祭拜的,估计在他心里,父亲和母亲虽然没有生养他,但跟他的父亲和母亲是一样的,这一点,让我们对姐夫一直很尊敬,因为他对父亲和母亲的孝顺和周到。
早间,二哥打电话说去给父亲和母亲上坟,九点半走,可以吗?我说,我就在下梁,你们直接下来即是。接到电话时,我正好在下梁街道上,见街上有卖清明吊的,便随手买了。虽然二哥和姐夫说是不用买,他们买了就行,我想,既然我去看望父亲和母亲,还是要表一点心意才好,这样让我的心里也会舒服一些,毕竟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尽心意是该有点行动。
现在的清明吊种类很多,有如母亲以前自己剪的那种,也是压花的那种,还有如串灯笼的那般,都很漂亮,随着时代的变化,清明吊也由以前的纸做的变做了塑料彩纸的,光泽好,闪亮闪亮的,不同的颜色,发出不同的金属般的光泽,很是美丽和漂亮,我选了自己喜欢的款式,买了五个。在给父亲和母亲上坟时,我们总不会忘记给爹爹和奶奶上坟,还有我们的老太爹,弟弟说做人不能忘本,他和二哥专门为老太爹立了墓碑,让这座老坟又有了烟火气。在上坟的时候,我们都会将他们都算上,虽然我没有见过我的爹爹和奶奶,更没有见过老太爹,但在我们一众的心中,他们如父亲和母亲一样,不可以被忘记和被忽视。
我买好了清明吊,正走到桥上,便见一辆车在我身边停下,我便知道是二哥和姐夫到了,侧目一望,正是,遂拉开车门,上了车,一会儿,便来到了老家的村庄。而我的父亲和母亲便葬在我们以前的村庄背后的山上,我们沿着坡边的砭子路小心翼翼地上到了父亲的坟上,给父亲的坟上压了三页纸,挂了清明吊,因为天干物燥,一些地方频频发生火灾,清明不让烧纸和燃放烟花爆竹,我们便只在父亲的坟茔上放了香和纸,告诉父亲我们来看望他了,把想说的话也在他的坟前给他说说,叙说完毕,我们相继磕了头。而在我们来之前,弟弟已经将父亲墓上的杂草清理干净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清爽爽、整洁清新的坟茔。
上完了父亲的坟,我们便来到了奶奶的坟前,奶奶的坟离父亲的坟近,我们便依着地方的远近一序儿地祭拜着。大哥和二哥依旧找了直一点的树杈,插清明吊,姐夫压纸,我给分香,我们分别跟奶奶打了招呼,告知奶奶我们来看望她了。二哥说,奶奶命苦,只活到58岁,因为那时吃的东西少,奶奶为了让孙子们能够吃到一口饭,就自己吃观音土,吃观音土排不出来,很是痛苦,奶奶为了让自己的孙儿们能够生活下去,终被饥饿所吞噬,在一个无人的午后,偷偷走进了后山,在一棵低矮的构树上吊死了,死得很凄凉,待人发现奶奶时,奶奶早已咽气多时。可怜的奶奶,因为心痛自己的孙儿,自己走上了绝路,看到墓碑上“邬祖贤”三个字,我百感交集,祖贤,或者便是奶奶一生的写照,她一生想着的都是她的儿孙,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为了让自己的孙儿能够吃上一口饭,为了让自己的孙儿能够活下去,宁愿自己选择死,省下自己的那点饭,让孙儿们能够多吃一口,能够健康长大。大哥和二哥说起来异常沉重,在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只有他们两人是见过奶奶的,被奶奶疼了。
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既然奶奶那么心疼你们,你们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辜负奶奶这么深重的爱,养好你们的身体,培养好自己的儿孙,就是对奶奶最好的报答。
当我跪下与奶奶磕头的时候,我蓦然发现,在奶奶坟茔的左角,有一株兰花,在山里长大,知道秦岭山中是有一些兰花的,虽然有,但是却也少见。却不想,今日,在给奶奶上坟的时候在奶奶的坟茔上,竟然看到了一株兰花,虽然只有四五枝叶子,但是一株兰能够自然而然又不知来路地长在奶奶的坟茔上,也真是一件让我意外的事情,因为这一株兰,突然让人感觉到这座坟茔是如此的不同,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奶奶幻化的,但它的出现,却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新奇,有见坟茔上长迎春花的,有长金银花的,有长刺玫花的,却从来没有见过长兰花的,虽然是野兰花,却也足以让人感到惊诧和意外了,一座坟茔也因此而清雅和孑然不群。我诧异地喊到:“你们看,你们看,奶奶的坟茔上有一株兰花!”他们也都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姐夫率先发声了:“是,是的,这就是兰花,以前小的时候,在营盘老家,我还跟着人一起挖过呢,那时,有人来山里收野兰花,山里人缺钱,便会去山里寻野兰花,因此认识,现在野兰花也是国家保护的植物,不能随便乱挖了。”大哥跟二哥也看过来,嘴里连连叹道,真是奇怪,坟茔上长兰花,也是从来没有见过,估计是奶奶变的,奶奶年轻时挺漂亮,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后来命运几起几落,现在生活好了,可是她却永远长眠于这片土地了,她想必也是想看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想看看后辈们的生活吧,幻化成一株兰花。当然,我知道,从唯物角度来说,奶奶是不会变成兰花的,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设想而已,奶奶去了,终是永远地离我们去了,我们来祭拜她,是出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孝心。而不论如何,这株兰花的出现,它终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在扮靓山川的同时,也扮靓了奶奶的坟茔,让我那可怜的孤寂地长眠在这里的奶奶有了一丝美好的存在,算是天见犹怜吧。
在回城的途中,我一直在想着那株兰,我希望它在奶奶的坟茔上好好地长着,长得旺旺的,壮壮的,开出花儿。此时,我又想起了琼瑶的花葬,天下女子,都是爱花的,无论生死!
徐祯霞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兄弟姊妹都会相约一起去上坟,今年由于姐姐在西安,不得回柞水,所以姐夫便与我们一起去上坟。其实,姐在家不在家,年年清明和春节时,姐夫都会去父亲和母亲的坟上祭拜的,估计在他心里,父亲和母亲虽然没有生养他,但跟他的父亲和母亲是一样的,这一点,让我们对姐夫一直很尊敬,因为他对父亲和母亲的孝顺和周到。
早间,二哥打电话说去给父亲和母亲上坟,九点半走,可以吗?我说,我就在下梁,你们直接下来即是。接到电话时,我正好在下梁街道上,见街上有卖清明吊的,便随手买了。虽然二哥和姐夫说是不用买,他们买了就行,我想,既然我去看望父亲和母亲,还是要表一点心意才好,这样让我的心里也会舒服一些,毕竟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尽心意是该有点行动。
现在的清明吊种类很多,有如母亲以前自己剪的那种,也是压花的那种,还有如串灯笼的那般,都很漂亮,随着时代的变化,清明吊也由以前的纸做的变做了塑料彩纸的,光泽好,闪亮闪亮的,不同的颜色,发出不同的金属般的光泽,很是美丽和漂亮,我选了自己喜欢的款式,买了五个。在给父亲和母亲上坟时,我们总不会忘记给爹爹和奶奶上坟,还有我们的老太爹,弟弟说做人不能忘本,他和二哥专门为老太爹立了墓碑,让这座老坟又有了烟火气。在上坟的时候,我们都会将他们都算上,虽然我没有见过我的爹爹和奶奶,更没有见过老太爹,但在我们一众的心中,他们如父亲和母亲一样,不可以被忘记和被忽视。
我买好了清明吊,正走到桥上,便见一辆车在我身边停下,我便知道是二哥和姐夫到了,侧目一望,正是,遂拉开车门,上了车,一会儿,便来到了老家的村庄。而我的父亲和母亲便葬在我们以前的村庄背后的山上,我们沿着坡边的砭子路小心翼翼地上到了父亲的坟上,给父亲的坟上压了三页纸,挂了清明吊,因为天干物燥,一些地方频频发生火灾,清明不让烧纸和燃放烟花爆竹,我们便只在父亲的坟茔上放了香和纸,告诉父亲我们来看望他了,把想说的话也在他的坟前给他说说,叙说完毕,我们相继磕了头。而在我们来之前,弟弟已经将父亲墓上的杂草清理干净了,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清爽爽、整洁清新的坟茔。
上完了父亲的坟,我们便来到了奶奶的坟前,奶奶的坟离父亲的坟近,我们便依着地方的远近一序儿地祭拜着。大哥和二哥依旧找了直一点的树杈,插清明吊,姐夫压纸,我给分香,我们分别跟奶奶打了招呼,告知奶奶我们来看望她了。二哥说,奶奶命苦,只活到58岁,因为那时吃的东西少,奶奶为了让孙子们能够吃到一口饭,就自己吃观音土,吃观音土排不出来,很是痛苦,奶奶为了让自己的孙儿们能够生活下去,终被饥饿所吞噬,在一个无人的午后,偷偷走进了后山,在一棵低矮的构树上吊死了,死得很凄凉,待人发现奶奶时,奶奶早已咽气多时。可怜的奶奶,因为心痛自己的孙儿,自己走上了绝路,看到墓碑上“邬祖贤”三个字,我百感交集,祖贤,或者便是奶奶一生的写照,她一生想着的都是她的儿孙,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为了让自己的孙儿能够吃上一口饭,为了让自己的孙儿能够活下去,宁愿自己选择死,省下自己的那点饭,让孙儿们能够多吃一口,能够健康长大。大哥和二哥说起来异常沉重,在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只有他们两人是见过奶奶的,被奶奶疼了。
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既然奶奶那么心疼你们,你们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辜负奶奶这么深重的爱,养好你们的身体,培养好自己的儿孙,就是对奶奶最好的报答。
当我跪下与奶奶磕头的时候,我蓦然发现,在奶奶坟茔的左角,有一株兰花,在山里长大,知道秦岭山中是有一些兰花的,虽然有,但是却也少见。却不想,今日,在给奶奶上坟的时候在奶奶的坟茔上,竟然看到了一株兰花,虽然只有四五枝叶子,但是一株兰能够自然而然又不知来路地长在奶奶的坟茔上,也真是一件让我意外的事情,因为这一株兰,突然让人感觉到这座坟茔是如此的不同,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奶奶幻化的,但它的出现,却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新奇,有见坟茔上长迎春花的,有长金银花的,有长刺玫花的,却从来没有见过长兰花的,虽然是野兰花,却也足以让人感到惊诧和意外了,一座坟茔也因此而清雅和孑然不群。我诧异地喊到:“你们看,你们看,奶奶的坟茔上有一株兰花!”他们也都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姐夫率先发声了:“是,是的,这就是兰花,以前小的时候,在营盘老家,我还跟着人一起挖过呢,那时,有人来山里收野兰花,山里人缺钱,便会去山里寻野兰花,因此认识,现在野兰花也是国家保护的植物,不能随便乱挖了。”大哥跟二哥也看过来,嘴里连连叹道,真是奇怪,坟茔上长兰花,也是从来没有见过,估计是奶奶变的,奶奶年轻时挺漂亮,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后来命运几起几落,现在生活好了,可是她却永远长眠于这片土地了,她想必也是想看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想看看后辈们的生活吧,幻化成一株兰花。当然,我知道,从唯物角度来说,奶奶是不会变成兰花的,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设想而已,奶奶去了,终是永远地离我们去了,我们来祭拜她,是出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孝心。而不论如何,这株兰花的出现,它终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在扮靓山川的同时,也扮靓了奶奶的坟茔,让我那可怜的孤寂地长眠在这里的奶奶有了一丝美好的存在,算是天见犹怜吧。
在回城的途中,我一直在想着那株兰,我希望它在奶奶的坟茔上好好地长着,长得旺旺的,壮壮的,开出花儿。此时,我又想起了琼瑶的花葬,天下女子,都是爱花的,无论生死!
徐祯霞
发布日期: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