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白河县城关镇
打好“叫应帮解”组合拳 奏响民生“幸福歌”
文章字数:682
  今年以来,白河县城关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感。
  畅通渠道“叫得应”,民声诉求有回声。下好民意收集的“先手棋”,坚持开门纳谏,通过设置民生专线、优化整合综治信息系统、主动下沉走访、网格常态收集、建立“两代一委”工作室等方式,广泛听取、收集社情民意,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切实把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对本地区发展的意见建议摸清楚。
  整合资源“帮到位”,凝聚合力解民忧。紧紧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凝聚力量、服务群众”思路,精准梳理辖区群众养老助残、儿童关爱、医疗服务、普法教育等“需求清单”,统筹整合本镇站、办、中心和驻区部门“资源清单”,健全完善“双报到”“结对帮扶”“部门联企”“两包一解”“第一书记组团服务”等帮扶工作制度,搭建共建平台,对接供需,努力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综合施策“用心解”,闭环管理见实效。坚持问题导向,指导村(社区)党组织分层分类建立民生台账,明确首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问题分类销号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城关镇党委辖区各级党组织办结民生事项62件,开展党员志愿服务20余场次,办理信访事项16件,政策咨询300人次,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下一步,该镇党委将继续以“民呼我为”的担当,打好“叫应帮解”组合拳,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更具成效。
  本报记者 贺孝辉 通讯员 罗浩
发布日期: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