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咸新区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文章字数:956
日前,西咸新区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7.52亿元,同比增长7.2%,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民间投资更是同比增长13.9%,充分展现出国家级新区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
西咸新区市场主体总量增长显著,从2017年的6.9万户增加至目前的85.3万户,增长了12.36倍,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达95%。一批优秀本地民营企业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最高翻了10倍以上。
优化流程 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民营经济缘何在这里快速发展?以陕西华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企业,从一家普通民营工厂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背后既有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也有政府“精准滴灌”式的扶持。
去年,企业启动了3.43亿元的高端新材料及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计划。为推动项目快速进展,沣东新城政务服务中心组建“项目导跑团”,将新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间缩短至20个工作日,项目提前3个月动工。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的“五证联办”“拿地即开工”模式,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
定制服务 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西咸新区认定的A级气候友好型企业,其产品应用于绿色环保领域。今年上半年,该企业成功获批5.4亿元绿色贷款。这一成果离不开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的助力,该中心常态化开展绿色低碳银企对接活动,让湄南高科获得了多家金融机构的关注。
西咸新区2024年组织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较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9.5%、38.4%。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是4年前的17.01倍、11.26倍。
政策赋能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今年3月5日,西咸新区召开2025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九条”举措,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从高效化解企业诉求、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精细提供要素保障、等9个方面发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创新资源汇聚,通过6个方面12条举措,全力保障民营企业用工。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西咸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100家、6878家,高企新增数和占比均居陕西省第一,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90%。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紧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严格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地,完善政策配套措施,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支持、人才引进、配套设施等要素保障,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缑青翠
西咸新区市场主体总量增长显著,从2017年的6.9万户增加至目前的85.3万户,增长了12.36倍,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达95%。一批优秀本地民营企业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最高翻了10倍以上。
优化流程 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民营经济缘何在这里快速发展?以陕西华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企业,从一家普通民营工厂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背后既有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也有政府“精准滴灌”式的扶持。
去年,企业启动了3.43亿元的高端新材料及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计划。为推动项目快速进展,沣东新城政务服务中心组建“项目导跑团”,将新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间缩短至20个工作日,项目提前3个月动工。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的“五证联办”“拿地即开工”模式,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
定制服务 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西咸新区认定的A级气候友好型企业,其产品应用于绿色环保领域。今年上半年,该企业成功获批5.4亿元绿色贷款。这一成果离不开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的助力,该中心常态化开展绿色低碳银企对接活动,让湄南高科获得了多家金融机构的关注。
西咸新区2024年组织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较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9.5%、38.4%。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是4年前的17.01倍、11.26倍。
政策赋能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今年3月5日,西咸新区召开2025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九条”举措,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从高效化解企业诉求、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精细提供要素保障、等9个方面发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创新资源汇聚,通过6个方面12条举措,全力保障民营企业用工。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西咸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100家、6878家,高企新增数和占比均居陕西省第一,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90%。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紧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严格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地,完善政策配套措施,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支持、人才引进、配套设施等要素保障,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缑青翠
发布日期: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