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白水县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年均产值超6亿
文章字数:770
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忙碌。

  一个废旧塑料瓶,如何经历“重生”之旅,最终变为服装、窗帘、托盘等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走进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海仪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
  近日,走进海仪循环经济产业园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塑料瓶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纯净水瓶、饮料瓶,在经过压扁、打包成“瓶砖”后,静静地等待着走上“重生”之路。
  车间生产线的进料区域,两位工人将经由传送带运送上来的“瓶砖”一块块推进机器中,经过分选、消毒、破碎等一连串复杂的工序后,这些塑料瓶便摇身一变,成为再生PET颗粒。
  “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这条智能生产线可以进行定制化分拣,不仅可以区分瓶身、瓶盖的颜色、硬度,而且还可以按照阳光暴晒时长对瓶子的品质进行分拣。你看那边白色的袋子,都是已经打包装好的PET颗粒,每个袋子外面写着颜色和品级。”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破碎后的再生PET颗粒可以制作成聚酯纤维,作为服装、窗帘等的原材料,也可以成为玩具的填充物。此外,超市常见的用来盛放瓜子皮、鱼刺等垃圾的盘子,也使用这种原材料。
  作为白水县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该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规划建设5条PET生产线和4条改性专用料生产线。项目依靠一流的技术和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对城市废旧塑料进行循环再利用,在解决白色污染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园区负责人、陕西海仪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剑峰介绍,该项目于2025年初试运行,经过严格处理后的再生PET颗粒销至杭州、无锡、宁波等地,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目前,园区日均加工原材料约400吨,生产成品约280吨,年均产值超6亿元,亩均产值约825万元,实现利税约9400万元,同时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相关从业人员3000余名。据悉,园区二期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拟新增再生纤维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文晨
  
发布日期: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