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定“深化六个改革”
文章字数:1,856
4月1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副局长任伟、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伟明介绍了相关情况。
西安市投资合作局
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 不少于500个
本报讯(实习记者 许盈盈)发布会上,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副局长任伟介绍,今年一季度,西安市成功签约了比亚迪系列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项目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同时,与博世力士乐、西门子、LG电子等“老朋友”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还迎来了IWG集团、娃哈哈集团、谱尼测试等头部企业的持续加码投资。
任伟说,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将梳理出西安市重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以及近远期招引目标,将近远期潜在目标企业按照产业分工、产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导入44个产业片区和110个产业园区,为西安市产业链精准招商提供参考。
据介绍,西安市投资合作局正在起草《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聚焦项目洽谈、土地出让、建设施工、竣工投产等关键点,通过前置精准服务、优化审批服务、灵活验收服务等举措,积极提升项目招引落地效率和质量,努力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任伟说,2025年,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将利用丝博会、进博会、投洽会等重大经贸会展平台,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打造品牌招商活动。利用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机遇,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赴日韩、欧盟以及阿联酋、巴林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拜访目标企业,拓展进资渠道,促进外资企业进资和项目落户西安。
西安市数据局
2025年西安要建成智慧交通数字底座
本报讯(实习记者 许盈盈)发布会上,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伟明表示,年底前西安要建成智慧交通数字底座,打造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提升特大城市智慧治理水平。
张伟明介绍,西安市数据局主要牵头负责智慧交通数字底座建设。该底座将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I大模型等新技术,聚焦交通流量预测、运行态势评估、恶劣天气预警、事故隐患研判等领域,会同各行业部门共建交通大数据模型集,有效支撑路网规划、红绿灯控制、拥堵治理、运力投放、停车场建设等场景创新应用。
“我们还将利用‘i西安’APP融合接入公交、地铁、出租车、停车场等一体化出行各项服务,实现出行信息查询、出行方案规划、一站式购票、一码支付、出行服务评价等功能,打造数字化出行助手,为群众提供多模式多交通方案组合式门到门、无缝衔接的高品质出行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张伟明说。
2025年,西安还将加快实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及效能提升,打造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在“i西安”APP上新增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
打造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西安模式”
市场监管工作涉及市场准入、食品药品、价格消费、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面对庞大的经营主体及繁杂的监管领域,执法人员常常面临着执法不统一、裁量基准难把握等痛点问题。为破解这些治理难题,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了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化”建设,行政执法标准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行政执法标准化,主要针对机改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存在的程序不完善、行为不规范、裁量不精准、类案不同罚等问题,着力打造‘一套标准规范、一套程序办案、一套机制协作、一支队伍执法’的‘四个一’执法标准化模式。”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介绍,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经发布了行政处罚《程序规范》《文书规范》《人员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范》《“互联网+监管”执法监管运行系统操作规程》五项标准,正在研制《案卷评查规范》《案卷管理规范》两项标准。
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全市“深化六个改革”为牵引,不断探索实践,持续完善提升,着力打造可用、可感、可及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西安模式”。在全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全领域强力推进应用执法标准,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切实让执法标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民生。同时,加快研制执法监督等重点环节标准,建立效能评估和改进提升机制,不断完善执法标准体系;把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及时更新西安市场监管“首违不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三项清单,完善预防为主、惩教结合、宽严相济的服务型执法措施,推动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加强执法队伍作风能力建设,完善全流程智慧化监督机制,严防随意执法、选择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南江远
西安市投资合作局
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 不少于500个
本报讯(实习记者 许盈盈)发布会上,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副局长任伟介绍,今年一季度,西安市成功签约了比亚迪系列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项目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同时,与博世力士乐、西门子、LG电子等“老朋友”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还迎来了IWG集团、娃哈哈集团、谱尼测试等头部企业的持续加码投资。
任伟说,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将梳理出西安市重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以及近远期招引目标,将近远期潜在目标企业按照产业分工、产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导入44个产业片区和110个产业园区,为西安市产业链精准招商提供参考。
据介绍,西安市投资合作局正在起草《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聚焦项目洽谈、土地出让、建设施工、竣工投产等关键点,通过前置精准服务、优化审批服务、灵活验收服务等举措,积极提升项目招引落地效率和质量,努力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力争年度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0个。”任伟说,2025年,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将利用丝博会、进博会、投洽会等重大经贸会展平台,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打造品牌招商活动。利用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机遇,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赴日韩、欧盟以及阿联酋、巴林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拜访目标企业,拓展进资渠道,促进外资企业进资和项目落户西安。
西安市数据局
2025年西安要建成智慧交通数字底座
本报讯(实习记者 许盈盈)发布会上,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张伟明表示,年底前西安要建成智慧交通数字底座,打造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提升特大城市智慧治理水平。
张伟明介绍,西安市数据局主要牵头负责智慧交通数字底座建设。该底座将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I大模型等新技术,聚焦交通流量预测、运行态势评估、恶劣天气预警、事故隐患研判等领域,会同各行业部门共建交通大数据模型集,有效支撑路网规划、红绿灯控制、拥堵治理、运力投放、停车场建设等场景创新应用。
“我们还将利用‘i西安’APP融合接入公交、地铁、出租车、停车场等一体化出行各项服务,实现出行信息查询、出行方案规划、一站式购票、一码支付、出行服务评价等功能,打造数字化出行助手,为群众提供多模式多交通方案组合式门到门、无缝衔接的高品质出行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张伟明说。
2025年,西安还将加快实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及效能提升,打造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在“i西安”APP上新增服务事项1000项以上。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
打造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西安模式”
市场监管工作涉及市场准入、食品药品、价格消费、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面对庞大的经营主体及繁杂的监管领域,执法人员常常面临着执法不统一、裁量基准难把握等痛点问题。为破解这些治理难题,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了市场监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化”建设,行政执法标准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行政执法标准化,主要针对机改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存在的程序不完善、行为不规范、裁量不精准、类案不同罚等问题,着力打造‘一套标准规范、一套程序办案、一套机制协作、一支队伍执法’的‘四个一’执法标准化模式。”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介绍,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经发布了行政处罚《程序规范》《文书规范》《人员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范》《“互联网+监管”执法监管运行系统操作规程》五项标准,正在研制《案卷评查规范》《案卷管理规范》两项标准。
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全市“深化六个改革”为牵引,不断探索实践,持续完善提升,着力打造可用、可感、可及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西安模式”。在全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全领域强力推进应用执法标准,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切实让执法标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民生。同时,加快研制执法监督等重点环节标准,建立效能评估和改进提升机制,不断完善执法标准体系;把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及时更新西安市场监管“首违不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三项清单,完善预防为主、惩教结合、宽严相济的服务型执法措施,推动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加强执法队伍作风能力建设,完善全流程智慧化监督机制,严防随意执法、选择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南江远
发布日期: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