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五五”构建山区高效急诊急救新模式
文章字数:1,223
近年来,西乡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把提升医疗急救能力作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在山区县建设120急救一张网,建立起政府主导、覆盖全县、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西乡县急诊急救网络体系,建成线上线下联动、全域一体的急诊急救运行新机制。2024年,累计出车6402人,3379名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更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医疗急救的需求。
“三级网络”覆盖全县居民
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西乡县卫健局加强投入和指导,依托县人民医院对原有120急救中心改造升级,建立县急救分中心,在各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急救站。加强急救车辆等急救运载工具和装备配置。依据县域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的标准,遵循合理、必须、均衡原则,配备不同用途和性能救护车46辆,其中负压救护车3辆。急救分中心设立停机坪,采取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配备空中急救运载工具,构建陆空立体急救网络和空地协同机制。在全县形成以急救分中心为主体,县人民医院为支撑,县级急救分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进修学习;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哨点作用,形成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基层医院与总院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加强政策保障,推动急诊急救体系标准化建设。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对急救站点配置相应救治设备、急救人员、专职救护车司机,对救护车辆和司机予以专项补贴。统一救护车标识、配置。依托县域内交通管理平台,医警联动,保障急救车辆道路畅行。全县推出“零通道”“零时间”“零空间”“零流程”的急救“绿道”,全方位保障急诊急救高效运转。
“五大中心”保障急救需求
完善急诊急救多学科协作队伍建设,全县统筹“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县人民医院为建设单位,并承担全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职责,指导乡镇卫生院建设胸痛单元、卒中单元、创伤单元,目前,已建成9个胸痛单元,做到胸痛、脑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儿童患者上车即入院,在救护车内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完成初步救治,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打造快捷高效的绿色生命通道。
“五个统一”提高急救效率
全县急诊急救做到统一调度、统一电话接入、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和统一质量管理。一是院前急救平台一键响应,实现精准定位,实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缩短反应时间,提升诊治效率。120呼救电话3秒接听100%,3分钟出车率100%。二是遵循就近、就急、就专科的原则,实现县域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统一调度,地域偏远乡镇急救分中心、急救站救护车双向转运,缩短转运时间。西乡大河镇转运患者原来需要4个小时,现在仅需2个小时就能达到医院,为患者有效救治赢得宝贵时间。三是规范急救车配置,每辆救护车配置安可车载终端、心电图、血糖仪、除颤仪、心电监护、呼吸机,做到上车即入院,形成“现场—车辆—医院”即时连线、多方协作、全流程的高效闭环。 本报记者 韩轩
“三级网络”覆盖全县居民
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西乡县卫健局加强投入和指导,依托县人民医院对原有120急救中心改造升级,建立县急救分中心,在各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规范建设急救站。加强急救车辆等急救运载工具和装备配置。依据县域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的标准,遵循合理、必须、均衡原则,配备不同用途和性能救护车46辆,其中负压救护车3辆。急救分中心设立停机坪,采取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配备空中急救运载工具,构建陆空立体急救网络和空地协同机制。在全县形成以急救分中心为主体,县人民医院为支撑,县级急救分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进修学习;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哨点作用,形成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基层医院与总院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加强政策保障,推动急诊急救体系标准化建设。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对急救站点配置相应救治设备、急救人员、专职救护车司机,对救护车辆和司机予以专项补贴。统一救护车标识、配置。依托县域内交通管理平台,医警联动,保障急救车辆道路畅行。全县推出“零通道”“零时间”“零空间”“零流程”的急救“绿道”,全方位保障急诊急救高效运转。
“五大中心”保障急救需求
完善急诊急救多学科协作队伍建设,全县统筹“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县人民医院为建设单位,并承担全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职责,指导乡镇卫生院建设胸痛单元、卒中单元、创伤单元,目前,已建成9个胸痛单元,做到胸痛、脑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儿童患者上车即入院,在救护车内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完成初步救治,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打造快捷高效的绿色生命通道。
“五个统一”提高急救效率
全县急诊急救做到统一调度、统一电话接入、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和统一质量管理。一是院前急救平台一键响应,实现精准定位,实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缩短反应时间,提升诊治效率。120呼救电话3秒接听100%,3分钟出车率100%。二是遵循就近、就急、就专科的原则,实现县域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统一调度,地域偏远乡镇急救分中心、急救站救护车双向转运,缩短转运时间。西乡大河镇转运患者原来需要4个小时,现在仅需2个小时就能达到医院,为患者有效救治赢得宝贵时间。三是规范急救车配置,每辆救护车配置安可车载终端、心电图、血糖仪、除颤仪、心电监护、呼吸机,做到上车即入院,形成“现场—车辆—医院”即时连线、多方协作、全流程的高效闭环。 本报记者 韩轩
发布日期: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