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蓝田县郭村用好“三支笔”
绘就白鹿原上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章字数:1,606
郭村一望无际的麦田。

  春日的晨曦洒在蓝田县安村镇郭村,鹿苑广场传来的欢声笑语,唤醒了这个宁静的村庄。村民王养性弯着腰,悉心打理着自家门前的小菜园,金黄的迎春花随风轻舞。“现在村里环境美了,乡风更文明了,日子也更有奔头。”老人质朴的话语,道出了这个秦岭北麓村庄的美丽蝶变。
  自2024年启动和美乡村建设以来,蓝田县安村镇郭村用“优环境、兴产业、树乡风”三支画笔,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绚丽画卷。
  环境换新颜 美景入画来
  三月的秦岭脚下,处处涌动着盎然生机。沿着崭新平坦的沥青路走进郭村,入眼皆是如诗如画的景色。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派柴草乱堆、旱厕林立的景象。
  为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改善村庄人居环境,2024年郭村引进了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团队,依据村庄的“脉络”精心规划布局,让每一寸土地和空间利用最大化,为郭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曾经杂乱无章的房前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旱厕全部“升级”水厕,精致的小院里,菜籽冒出新绿,迎春花灿烂夺目,处处透露着村民生活的惬意。
  随着环境的提升,郭村还积极动员群众就地取材,把废弃红砖、青瓦等变废为宝,精雕细琢成别具一格的盆景、古香古色的院墙,将实用与美观完美结合。在村内的白鹿广场,郭村党支部书记吴朝峰轻抚着用旧砖瓦砌成的花墙,满是自豪。环境提升改造以来,郭村累计清理墙面2万平方米,平整菜地花园500余平方米,翻新村级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配备公共停车位60余个。如今,漫步郭村,家家户户门前有菜可摘、有花可赏、有景可观,仿若“世外桃源”。
   产业“蕴”生机 腰包鼓起来
  沿着郭村蜿蜒一公里的旅游线路漫步前行,眼前的鹿苑广场热闹非凡。餐饮小餐车、烧烤园、儿童游乐园、露营基地等错落交织,每年3-11月的节假日,这里成为周边市民纳凉游玩的好去处。
  这样的热闹场景得益于郭村“村企联营”的产业发展模式。2024年,郭村与企业携手联营,引入投资一百万元,全面升级鹿苑广场、旅游路沿线。随着特色餐饮、露营基地拔地而起,“围炉夜话”“半日小憩”等休闲业态蓬勃兴起,曾经的荒野草地,华丽变身为集餐饮、游乐、研学于一体的休闲综合体,成为白鹿原上的“慢生活打卡地”。
  “每逢节假日高峰期,这里的单日营业额能破万元,村集体去年还分红了4万多元。”吴朝峰介绍。这种由村里出地,企业出资建设运营的合作发展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村集体建设用地,还带动了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我在这打工一年了,每个月有3000元收入,离家还近。”在烧烤园打工的村民闫秋玲感慨道,这几年村里产业发展得越来越旺,他们就业机会也多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不仅在文旅融合上大做文章,郭村还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走进麦浪翻滚的粮食种植区,连片2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蔚为壮观。“通过陆续‘退林还耕’,村集体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去年实现营收21万元,实实在在带动了村民增收,大家伙儿干劲更足了。”吴朝峰说。
  通过提升设施农业质效,优化大棚果蔬品种,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在“组合拳”等带动下,郭村多元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也让村庄的经济活力更强。
   文明常“浇灌” 乡风润心田
  近日,一场气氛热烈的乡贤理事会在郭村白鹿广场的文化长廊召开,安村镇、郭村的党员干部以及20余位村民代表、乡贤能人围坐一起,围绕村里的基层治理、道德风尚等内容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村上一个月召开一次乡贤理事会,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都来参加,就是要集思广益,把村里的难事儿、烦心事面对面讨论解决。”吴朝峰说,自从定期开了乡贤理事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环境改善,民风也更淳朴了。
  不仅如此,依托安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郭村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镇中心幼儿园紧密串联,打造零距离文明实践服务圈。2024年,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郭村组织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儿童手工制作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20场。营造出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用实际行动绘制出“一老一小”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 王卉
发布日期: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