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文章字数:638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生态环境部3月26日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国际通行的气候治理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裴晓菲指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他表示,此次三个行业纳入碳市场管理后,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而且有利于以市场机制,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三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三个行业比较关心的配额分配问题,裴晓菲说,将继续采用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其中,2024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2025和2026年度各行业配额整体盈亏平衡,将所有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2027年以后,将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并逐步适度收紧,推动三个行业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高敬
发布日期: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