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春天的雨
文章字数:1,251
  一场春雨一层翠,春雨滋润,万物复苏。古代的文人墨客由景生情,诗兴大发,留下了无数以春雨为题的名诗佳句,为后人所传颂。
  春天的雨,唤醒了沉睡的无物,嫩芽萌发,小草变绿。王维的“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孟郊的“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都赞美了雨后草绿柳青的迷人景色,成为描述春天气息的千古佳句。
  春天的雨,烟雨朦胧,如梦如幻。乍暧还寒时,一帘春雨杏花寒。宋代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将二月春雨的细腻感受,描写的真切自然,诗人一生就留下这短短的一首诗,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守信东风昨夜至,吹拢红杏映碧桃。雾色空濛迷远树,忙趁细雨过短桥。”如果不看出处,还以为是哪位名家的大作,这首诗系我村孟繁江先生作的《春雨》,他退休后善于赋诗习字,并颇有造诣。
  春天的雨,还会给人带来愁思。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成为无人不晓的清明诗篇。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则以明媚的春光衬托了词人落寞的情怀。春天也有涨潮的急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通过描写荒津野渡、水急舟横的无人场景,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
  春天的雨,更是人们期盼的喜雨,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唐代韦应物的《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反映了春雨后农家开始农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对农民的同情。明代解缙的《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相传是其幼时雨中摔倒,引得路人大笑后的即兴作,“春雨贵如油”由此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名句。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人们盼望的及时雨。宋代周邦彦的《春雨》“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诗中描写了春雨后带来的“喜”意,使人读后顿生清新之感。
  一犁春雨,指下了有一犁深、足可犁田的春雨,常被文人们用作描写雨后春耕的情景。大文豪苏东坡在《新岁展庆帖》中写有“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表达东坡居士热爱农耕的意境。北宋诗人苏舜钦在《田家词》中写道:“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描绘了春雨对农事的影响。后来有了明代朱硕熏“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zì,指雌性牲畜)眠”。宋末诗人赵文在百牛图中写有“一犁春雨吾事济,何用啧啧多牛翁”,反映了春雨和耕牛在农耕中的重要性。元代诗人许有壬写有“百年心事,一犁春雨”,表达了诗人一心为农的为官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据传唐太宗李世民,每年都要参加春耕大典。当看到一场“梅雨”有利于农耕时,写下了“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并兴奋地“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由此可见,历来贤君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春雨,是春天的使者。它悄无声息地降临大地,染出了一抹抹盎然的绿意,催开了一朵朵绚丽的花朵,绘就成一首首绝美的诗篇,给人们带来一份份丰收的希望。
   尹光传
发布日期: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