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志愿军:存亡之战》
多种情感的相互交织
文章字数:2,222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的铁原阻击战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顽强抵抗美军的连番进攻,最终粉碎了美军企图抢占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枢纽的计谋的故事。电影中通过多种情感的刻画描绘,让我们感受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志愿军战士们的平凡和伟大。
  影片以李默尹一家的离散与团圆为主要叙事线索,讲述了战场上的动人亲情。影片开头李想归家,李默尹一家得以短暂的团聚,然而随着战事的吃紧,李想与李默尹都听从指挥毅然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只留下李晓一人。现实情况亦是如此,战争带来了无数只能等待家人归家的李晓。李默尹在离家前紧握着在战争中也随身携带的家门钥匙,代表着他对家人的重视和守护。在电影中,李默尹与李想在战场上偶然重逢,两人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那份浓厚的父子之情我们却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体现着中国式父亲默默无言的关爱。后来李晓也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上与哥哥李想并肩战斗,一家三口在一个小木屋里再次短暂地团聚了,李晓向父亲和哥哥分享着自己在国内的经历,然而炮火的袭来冲散了好不容易团聚的一家人,这次的分别也成了永别。李想为了保护妹妹要将她送往后方,为了安慰李晓,他将自己身上唯一的糖果给了妹妹吃,这是一个哥哥对妹妹的爱和守护。三人在战场上虽然各自为战,但内心都牵挂着彼此,尽管战争的环境艰苦,但李家三口始终保持着对家的温暖记忆与向往。李想将妹妹送的花分给战士们一起闻闻“好日子”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正是这样的味道支撑着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
  在电影中,战友情是贯穿全片的重要情感线索,展示着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生死相依、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影片中美军军事装备先进,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落后,188师的战士们以生命为代价为资源和人员的转移赢得了时间。孙醒在松骨峰战役中患上了战争失忆症,在188师战友的帮助下找回了记忆和自我,在铁原阻击战中与战友共同面对敌军猛烈的炮火。在夺取曹川水库之战中,曾经在松骨峰战役中因胆怯而存活下来的杨传玉为了掩护队友完成开闸放水的任务,主动背起门板挡在敌人的子弹前,最后英勇牺牲。要山果子吃的小战士,在向专家提意见时用平稳的语气讲述着以抵近投弹来克服手榴弹扔不准的困难,班长王顺生在临津江战役中用抵近投弹击破敌军坦克牺牲给小战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以致后来在铁原阻击战的战场上小战士也用抵近投弹的方式消灭了敌方一辆坦克。正是有这样无数个为战友能继续前进而愿意牺牲自己生命的小战士,中国才能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在战场上,战士们彼此扶持,相互鼓励,成为彼此最坚强的后盾。这种战友情不仅让观众深感震撼和感动,更让观众对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电影中不容忽视的还有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与信念感,展示着战士们对于国家深厚的爱。警卫员张孝恒从接受保护军工专家吴本正的任务开始,就尽职尽责,即便多次面临生死的考验也从未退缩,他深知自己使命的重要性,只有保护好吴本正这位军工专家,中国人民志愿军才能有更好的武器去面对敌人的炮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孝恒仍然拼尽全力为吴本正找回掉落的眼镜,以确保他能继续为中国的武器研发做出贡献。正是对国家的爱让张孝恒愿意做吴本正的“保镖”,守卫国家的未来。专家吴本正坚信只有拥有强大的武器才能更好地保卫祖国,因此他不顾个人安危进入战场,切身感受战士们对武器的需求,为战士们提供更好的武器支持。在战场上,吴本正经历了从最初的理性分析到后来的感性认识的转变,他目睹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深受感动。这种感动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战士们提供更好的武器支持的信念。影片中的志愿军战士们,无论是李想、孙醒还是杨传玉,都怀揣着坚定的保家卫国的信念。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为了保卫祖国、守护和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信念感让他们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影片在艺术风格上,采用了细腻的情感描写与宏大的战争场面相结合的方式。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看到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而宏大的战争场面,则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虽然英勇无畏,但他们同样有着对国家深厚的爱、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对友情的珍视与信任。这些情感,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电影中通过对亲情、战友情和保家卫国的信念感的细腻描绘,塑造了鲜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成长经历。影片通过大量的低空近景镜头和逼真的战争特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场的紧张与激烈。与一些单纯渲染战争场面构成视觉轰炸的战争题材电影所不同的是,《志愿军:存亡之战》很巧妙地将两军对抗的战术策略融入影像叙事中。例如,影片展现了志愿军采用了诸如“钉子战术”“稻草人战术”“油桶炸坦克”等策略,硬是用血肉之躯抵御敌军的坦克大炮,最终取得了铁原阻击战的胜利。
  虽然影片中夹杂着一些导演陈凯歌的个人情感,如由他儿子陈飞宇饰演的孙醒,在患有战争失忆症的情况之下却以一人之力毫发无损地摧毁了一辆坦克,与用生命为代价摧毁坦克的小战士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但不影响《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的群像电影。影片通过对多种情感的刻画,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感人至深的战争史诗,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激发了观众内心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让观众感受到小人物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高光时刻。
  万密
发布日期: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