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两区、三带”推进湿地保护利用
文章字数:643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2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陕西省湿地保护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日前正式印发。提出到2030年全省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湿地分级分类保护体系持续完善;重点区域退化湿地得到有效修复;湿地合理利用、小微湿地建设协调发展;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功能更加强大,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稳步建立,实现湿地资源有序利用,有力支撑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共6章,统筹陕西省湿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功能差异、干扰因子、保护现状,尤其是与湿地形成有关的地质地貌和水文特性、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将陕西省湿地的保护利用格局划分为“一核、两区、三带”,一核指秦岭湿地生境保护核心区,两区指陕北长城沿线河湖湿地保护区、黄土高原河库湿地综合治理区,三带指黄河沿岸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带、渭河谷地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带和巴山湿地水源涵养保护带。
《规划》提出了严格湿地管理、强化湿地保护、实施湿地修复、湿地资源利用4大方面重点任务。从完善分级管理、落实红线管控、健全监督监测3方面落实湿地管理任务;从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规划修编和勘界立标工作、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3方面强化湿地资源保护;以“一核、两区、三带”的保护利用格局为基础,合理布局全省湿地重点保护修复任务。从推进湿地科普宣教、开展小微湿地建设、引导湿地资源合理利用3方面落实湿地资源利用。《规划》的实施为全省湿地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规划》共6章,统筹陕西省湿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功能差异、干扰因子、保护现状,尤其是与湿地形成有关的地质地貌和水文特性、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将陕西省湿地的保护利用格局划分为“一核、两区、三带”,一核指秦岭湿地生境保护核心区,两区指陕北长城沿线河湖湿地保护区、黄土高原河库湿地综合治理区,三带指黄河沿岸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带、渭河谷地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带和巴山湿地水源涵养保护带。
《规划》提出了严格湿地管理、强化湿地保护、实施湿地修复、湿地资源利用4大方面重点任务。从完善分级管理、落实红线管控、健全监督监测3方面落实湿地管理任务;从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规划修编和勘界立标工作、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3方面强化湿地资源保护;以“一核、两区、三带”的保护利用格局为基础,合理布局全省湿地重点保护修复任务。从推进湿地科普宣教、开展小微湿地建设、引导湿地资源合理利用3方面落实湿地资源利用。《规划》的实施为全省湿地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发布日期: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