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报废汽车在这里“变废为宝”
文章字数:1,488

  一台报废汽车,如果二手市场普遍卖3000元,在重庆市潼南区的二手市场,一般能卖到4000元。
  多出来的1000元,是当地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拆”出来的。通过回收利用有价值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最大限度挖掘报废汽车价值。
  以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潼南区积极打造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汽车后市场,目前已集聚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
  潼南区委书记文天平说,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大量报废汽车需要回收利用,潼南抓住机遇,积极融入重庆市新能源车产业链,重点发展汽车后市场产业。
  高效回收,挖掘报废汽车零部件价值
  在弘喜汽车公司拆解车间,设备满负荷运转。一台台旧车的车门、轮毂、蓄电池、发动机等零部件被逐一拆解、分类存放,剩下的主体部分被送往破碎车间。
  旧车车主、渝北区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之前找人评估,说这车只值3000元。没想到在这里多卖了1000元。”
  过去,汽车回收厂仅把汽车当废品卖,分拆成钢铁、塑料等转卖,价值不高,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但在弘喜汽车公司眼中,报废汽车“沙里有金”,企业要“沙里淘金”。
  能将报废汽车“变废为宝”,关键在于精准识别报废汽车的价值。一辆汽车被收购时,工作人员首先用仪器“扫描”车辆“身份证”——车辆识别码,再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评估其价值。2024年,弘喜汽车公司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量达4万余台,产值2亿元。
  梯次利用,让废旧动力电池发挥“余热”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迎来“退休”潮,如何让其发挥“余热”?
  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落地潼南,围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做文章。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休’后,一般还剩余不少容量,检测重组后可以继续利用,比如用在三轮车、农业机械、通信基站、路灯上,能够节约成本。直到电池容量低于两三成时,再回收利用。”贝思远公司董事长张宏旺说。
  动力电池第二次“退休”后,贝思远公司将出价再次回收,拆分处理,提炼锂、镍、钴、锰等贵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在贝思远公司生产车间不远处,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科技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我们将在潼南布局新能源三电维修网络培训中心、新能源整车精拆、零部件再制造、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等多个业务模块,建设5G+全链接智能工厂,打造完整的汽车后市场生态系统,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张宏旺说。
  搭建平台,推动形成统一规范市场
  报废汽车、动力电池形成稳定的回收和销售渠道,离不开平台建设。
  在弘喜汽车公司的仓储车间,只见货架高耸,轮胎、车灯、电池、发动机等分门别类,整齐存放。为让汽车更高效“流转”,公司自主开发手机应用“车巢”。车主只需录入车辆信息、上传照片,就可通过大数据进行线上估价、线下交车;如果需要更换汽车零部件,还可以在“车巢”商城选购车灯、内饰件等二手配件。目前,该应用已有30多万用户注册。
  “国内有1000多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立足川渝市场,并在华南、华东布局。”弘喜汽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永耀说,公司将扩大平台影响力,覆盖更多用户,更好形成规模优势,助推行业形成统一规范市场。
  对于贝思远公司来说,保障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十分重要,但目前主要依赖公司自有渠道。
  “废品站回收废旧电池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可能产生安全、环保等问题;单个公司如果建设回收站,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标准不一。”张宏旺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关系重大,需要布局共用的废旧电池回收站。
  转换新赛道,开辟新天地。潼南区正围绕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业态,构建汽车后市场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衔接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打造成渝中部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文天平说。 李增辉 姜峰 刘新吾
发布日期: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