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糊辣汤里的早味
文章字数:2,665
周末的早晨,总爱去一家店里吃糊辣汤。店主是个女老板,80后,长得不算漂亮,但干净利落。这是一个位置略有点偏僻的小店,一个单间的门面房,最里面被隔成了一个小的操作间,外面仅只能够摆下六张四人桌,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店,却天天顾客盈门。
我发现这个小店,是一次偶然的路过。那天外出办事,时间急,没顾上吃早餐,办完事,十一点多了,因受了点风寒,嘴里没有胃口,左想右想,不知道吃啥,正在东张西望之际,倏忽发现了这家糊辣汤的店,顿时心里有了主意。去吃糊辣汤,去吃一碗糊辣汤吧,好久没吃了,也正好合了我现在的胃口。于是,便端直走了进去。
见我进门,老板娘便笑着打招呼:“来了!”我说:“嗯,来碗糊辣汤。”她应了声:“好”。便去给我盛糊辣汤了。盛的时候,还问我:“吃辣得怎么样?”我说:“一般吧,正常口味即是。”很快糊辣汤端上来了,满满一碗,我说:“还挺满!”她说:“就这几碗了,一卖,就关门了。”
见她如此说,便心生疑问:“你们一天只开半天门呀?”她说:“是的,我们基本上都是卖半天,今天上班的人少,要不然,一般情况下,十点多都卖完了,周末不上班,一些人不出来吃早点。”我说:“哦,那生意还挺好嘛!”她说:“罢了,卖了几年了,很多都是回头客,生意算是正常吧,少操心,一天轻轻松松做,轻轻松松卖,没多少压力。”我说:“做生意,这样才是最好的状态。”听我如此说,她便笑了。她一边跟我说话,一边收拾着店铺,将一些盘子啦,碗啦,归位,桌椅板凳摆放好,又用抹布将那些桌面齐齐地擦了一遍。
老板娘是河南人,和老公是在外面打工认识的,后随老公嫁到西安的,老公家在城中村,集中安置后,两人赋闲在家,就开了这样一家小店。平日里,两个孩子的上学和生活起居由公公婆婆照顾,夫妻俩就安心做个生意,好在,生意稳当。我将店里四下打量了一番,说道:“也是你们善于经营,你们这糊辣汤味道好,稠稀适中,太稀了,没魂,太稠了,又浆了,不稠不稀吃起来,才舒爽。”她笑着说:“谢谢夸奖!”见她一个人在店里忙,便又问:“你老公来?”她说:“这会儿人少,我一个人在就行了,他回去准备明天的食料了。”
在闲聊中,我吃完了那碗糊辣汤。此后,想吃糊辣汤时,就直奔她这个店。在吃糊辣汤中,也成了她店中的熟客,成了可以随意拉闲话的熟人。熟悉了,再吃糊辣汤时,她便不再问我吃辣的行不行了。
她家的糊辣汤是牛肉味的,配料有豆皮块,有花生米,有碎木耳,有薄薄的牛肉片,还有少许短短的粉条,食材不算多,但吃起来总是余味悠长,据她说:“这是汤的缘故,牛肉糊辣汤,一定得是熬出来的牛肉骨头汤,要不然,咋都做不出来这个味,餐饮这行,欺得了顾客,却欺不了人的嘴和舌头。我们店里这么多年,天天都是现熬的骨头汤,因此大家才会一直来吃。”我信她的话,因为我也是爱吃这个味的,因为吃着舒服,因为吃着回味久久,才总会不由自主地来。
当然,这也跟她店里的环境有关。这个店吧,虽然小,却干净雅致,墙上贴着中式图案的素雅的壁纸,桌子是原木色的,清新质朴,地面总是干净,一尘不染,当然,这样干净雅致的一个环境,也是因为有一个干净利落说话爽快的老板娘。虽然做着餐饮,但见她却一直干干净净,着装得体,头发总是整齐光洁地盘在脑后,任何时候都发丝不乱,让人一看都是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而这样的人,自己舒服,对别人也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也会让别人看着舒服,特别是做餐饮这个行业,干净卫生是必须,以前人们总是满足于吃饱,而现在,人们讲求的是吃好,吃出品味,吃出好心情,而这家小店恰恰能够带给人们这种心理和口感上的满足。我想,这应该是这家小店一直生意兴旺的原因吧。有时真的觉得一个人的美好与漂亮不漂亮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漂亮只是外在的,浅显的,而美好却是由内而外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它是一种表里如一的体现,一种知行合一的体现。
今天早上,我一个人在家,不用打理早餐,就将屋子里里外外好好收拾了一番,收拾完后,觉得有些饿了,仍旧去了那家糊辣汤店。
去时,店里已经坐上了好多的人,好在正好有一个人起身离开,我便乘势坐了下来。老板娘见我来了,三两下将桌碗收拾好。我要了一碗糊辣汤,两个水煎包子,吃了起来。两人一个在外间忙,一个人在里间忙,热气腾腾的店里,似乎将冬日的寒冷也隔开了许多。
店里可配糊辣汤的有三种吃食,一种小油条,说起来是油条,跟油条一个口味,但形状很小,像小烤肠,只有一两寸长,以一块钱为剂量卖的,就譬如我,每一次要一碗糊辣汤,一块钱的小油条就够,而男士,则有可能要二块三块钱的,当然,也可以配水煎包,水煎包有两种口味的,一种是牛肉味的,由牛肉末和碎粉条做的馅,一种是鸡蛋韭菜的,两种口味都不错。我时常会根据自己的心情调换着口味吃,我是一个喜欢生活富于变化的人,因此吧,在吃上,也喜欢有一点点的变化,以让生活能够有多种滋味。
正吃着,一个父亲带着一个男孩来了,坐在了我面前刚刚空下的座位上,男孩要了两个牛肉馅的水煎包子,而父亲则要了两块钱的小油条。男孩略有些兴奋地说:“我好久都没来吃糊辣汤了,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我寒假里要天天来吃糊辣汤。”父亲说:“你看你这孩子,一喜欢,就要天天吃,啥天天吃不得厌呀!”男孩说:“我就喜欢这个。”父亲说:“好,好,你喜欢你就来吃吧。但放寒假了,要记得做假期作业,别光顾着玩顾着吃了!”男孩说:”放心吧,我做作业在同学中都是做得快的!”父亲听着欣慰地笑了,却又佯作严肃地说:“不能骄傲哦,要一直做得好才算数,学习不是一天两天,要能够一直保持着高中毕业都能学习好,那才真的好!”男孩有些不服气地说:“不相信人吧,不相信人,你跟我妈走着瞧吧,看我能考上大学不?”我听了,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说道:“有志气,你有这样的决心,肯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男孩见我说话,吐了吐舌头,又有点羞涩地笑了。我说:“上几年级了?”他答:“六年级。”父亲说:“明年就初中了。”我说:“没事,你这孩子灵气,懂得学习,不用担心的。”
孩子就像是一棵树,是需要引导的,将他扶正了,他就能长正,将他放偏了,他就会长偏,而家长,就是那个决定孩子长正或者是长偏的人。看到这个孩子,令我想起了曾经让我忧心忡忡的儿子。
有时,常常觉得自己像个园丁,而自己又恰恰是喜欢这个“园丁”的称谓。
在这个新年即将到来的早晨,一个喜欢吃糊辣汤的男孩,会有着怎样的人生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任何一个认真的人都是能将事情做好的,譬如学习,譬如眼前卖糊辣汤的老板娘,譬如我,一个一直敬畏文字,热爱文字,在文字的田地里耕耘的写作者。
街上年货多了起来,各种叫卖声此起伏彼,而阳光才跳上枝头。
徐祯霞
我发现这个小店,是一次偶然的路过。那天外出办事,时间急,没顾上吃早餐,办完事,十一点多了,因受了点风寒,嘴里没有胃口,左想右想,不知道吃啥,正在东张西望之际,倏忽发现了这家糊辣汤的店,顿时心里有了主意。去吃糊辣汤,去吃一碗糊辣汤吧,好久没吃了,也正好合了我现在的胃口。于是,便端直走了进去。
见我进门,老板娘便笑着打招呼:“来了!”我说:“嗯,来碗糊辣汤。”她应了声:“好”。便去给我盛糊辣汤了。盛的时候,还问我:“吃辣得怎么样?”我说:“一般吧,正常口味即是。”很快糊辣汤端上来了,满满一碗,我说:“还挺满!”她说:“就这几碗了,一卖,就关门了。”
见她如此说,便心生疑问:“你们一天只开半天门呀?”她说:“是的,我们基本上都是卖半天,今天上班的人少,要不然,一般情况下,十点多都卖完了,周末不上班,一些人不出来吃早点。”我说:“哦,那生意还挺好嘛!”她说:“罢了,卖了几年了,很多都是回头客,生意算是正常吧,少操心,一天轻轻松松做,轻轻松松卖,没多少压力。”我说:“做生意,这样才是最好的状态。”听我如此说,她便笑了。她一边跟我说话,一边收拾着店铺,将一些盘子啦,碗啦,归位,桌椅板凳摆放好,又用抹布将那些桌面齐齐地擦了一遍。
老板娘是河南人,和老公是在外面打工认识的,后随老公嫁到西安的,老公家在城中村,集中安置后,两人赋闲在家,就开了这样一家小店。平日里,两个孩子的上学和生活起居由公公婆婆照顾,夫妻俩就安心做个生意,好在,生意稳当。我将店里四下打量了一番,说道:“也是你们善于经营,你们这糊辣汤味道好,稠稀适中,太稀了,没魂,太稠了,又浆了,不稠不稀吃起来,才舒爽。”她笑着说:“谢谢夸奖!”见她一个人在店里忙,便又问:“你老公来?”她说:“这会儿人少,我一个人在就行了,他回去准备明天的食料了。”
在闲聊中,我吃完了那碗糊辣汤。此后,想吃糊辣汤时,就直奔她这个店。在吃糊辣汤中,也成了她店中的熟客,成了可以随意拉闲话的熟人。熟悉了,再吃糊辣汤时,她便不再问我吃辣的行不行了。
她家的糊辣汤是牛肉味的,配料有豆皮块,有花生米,有碎木耳,有薄薄的牛肉片,还有少许短短的粉条,食材不算多,但吃起来总是余味悠长,据她说:“这是汤的缘故,牛肉糊辣汤,一定得是熬出来的牛肉骨头汤,要不然,咋都做不出来这个味,餐饮这行,欺得了顾客,却欺不了人的嘴和舌头。我们店里这么多年,天天都是现熬的骨头汤,因此大家才会一直来吃。”我信她的话,因为我也是爱吃这个味的,因为吃着舒服,因为吃着回味久久,才总会不由自主地来。
当然,这也跟她店里的环境有关。这个店吧,虽然小,却干净雅致,墙上贴着中式图案的素雅的壁纸,桌子是原木色的,清新质朴,地面总是干净,一尘不染,当然,这样干净雅致的一个环境,也是因为有一个干净利落说话爽快的老板娘。虽然做着餐饮,但见她却一直干干净净,着装得体,头发总是整齐光洁地盘在脑后,任何时候都发丝不乱,让人一看都是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而这样的人,自己舒服,对别人也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也会让别人看着舒服,特别是做餐饮这个行业,干净卫生是必须,以前人们总是满足于吃饱,而现在,人们讲求的是吃好,吃出品味,吃出好心情,而这家小店恰恰能够带给人们这种心理和口感上的满足。我想,这应该是这家小店一直生意兴旺的原因吧。有时真的觉得一个人的美好与漂亮不漂亮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漂亮只是外在的,浅显的,而美好却是由内而外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它是一种表里如一的体现,一种知行合一的体现。
今天早上,我一个人在家,不用打理早餐,就将屋子里里外外好好收拾了一番,收拾完后,觉得有些饿了,仍旧去了那家糊辣汤店。
去时,店里已经坐上了好多的人,好在正好有一个人起身离开,我便乘势坐了下来。老板娘见我来了,三两下将桌碗收拾好。我要了一碗糊辣汤,两个水煎包子,吃了起来。两人一个在外间忙,一个人在里间忙,热气腾腾的店里,似乎将冬日的寒冷也隔开了许多。
店里可配糊辣汤的有三种吃食,一种小油条,说起来是油条,跟油条一个口味,但形状很小,像小烤肠,只有一两寸长,以一块钱为剂量卖的,就譬如我,每一次要一碗糊辣汤,一块钱的小油条就够,而男士,则有可能要二块三块钱的,当然,也可以配水煎包,水煎包有两种口味的,一种是牛肉味的,由牛肉末和碎粉条做的馅,一种是鸡蛋韭菜的,两种口味都不错。我时常会根据自己的心情调换着口味吃,我是一个喜欢生活富于变化的人,因此吧,在吃上,也喜欢有一点点的变化,以让生活能够有多种滋味。
正吃着,一个父亲带着一个男孩来了,坐在了我面前刚刚空下的座位上,男孩要了两个牛肉馅的水煎包子,而父亲则要了两块钱的小油条。男孩略有些兴奋地说:“我好久都没来吃糊辣汤了,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我寒假里要天天来吃糊辣汤。”父亲说:“你看你这孩子,一喜欢,就要天天吃,啥天天吃不得厌呀!”男孩说:“我就喜欢这个。”父亲说:“好,好,你喜欢你就来吃吧。但放寒假了,要记得做假期作业,别光顾着玩顾着吃了!”男孩说:”放心吧,我做作业在同学中都是做得快的!”父亲听着欣慰地笑了,却又佯作严肃地说:“不能骄傲哦,要一直做得好才算数,学习不是一天两天,要能够一直保持着高中毕业都能学习好,那才真的好!”男孩有些不服气地说:“不相信人吧,不相信人,你跟我妈走着瞧吧,看我能考上大学不?”我听了,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说道:“有志气,你有这样的决心,肯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男孩见我说话,吐了吐舌头,又有点羞涩地笑了。我说:“上几年级了?”他答:“六年级。”父亲说:“明年就初中了。”我说:“没事,你这孩子灵气,懂得学习,不用担心的。”
孩子就像是一棵树,是需要引导的,将他扶正了,他就能长正,将他放偏了,他就会长偏,而家长,就是那个决定孩子长正或者是长偏的人。看到这个孩子,令我想起了曾经让我忧心忡忡的儿子。
有时,常常觉得自己像个园丁,而自己又恰恰是喜欢这个“园丁”的称谓。
在这个新年即将到来的早晨,一个喜欢吃糊辣汤的男孩,会有着怎样的人生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任何一个认真的人都是能将事情做好的,譬如学习,譬如眼前卖糊辣汤的老板娘,譬如我,一个一直敬畏文字,热爱文字,在文字的田地里耕耘的写作者。
街上年货多了起来,各种叫卖声此起伏彼,而阳光才跳上枝头。
徐祯霞
发布日期: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