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思极全力打造 数字化供电所智能化“无感仓储”
文章字数:3,298







“领料单显示在2-3智能货架领取物资……”2024年11月20日,国网西安市区
供电公司永宁门供电所的抢修人员宋思伟通过门禁身份鉴权,进入智能化无感智能仓,快速完成物资出库信息登记后,即刻赶往西安市碑林区23号院开展抢修工作,整个过程比之前人工出仓效率提高了70%以上。
作为陕西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陕西思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思极”)树牢“人民至上”理念,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关键业务,打造智能化“无感仓储”,不断提升数据赋能基层的支撑能力,为一线人员减负增效。
“无感仓储”让物料管理可视化
2024年11月20日早上,走进永宁门供电所的智能化物资仓库,储物货架摆放整齐,仓库内的所有物资均配备了对应的电子感应身份标签。
陕西思极项目经理肖珍珍向记者演示了“无感仓储”的方便快捷。通过备品备件管理系统填报领用工单,生成二维码,称重货架指示灯自动亮起,引导她前往特定称重货架扫码,领用了铜铝接线端子、低压保险片等抢修物资。“智能化备品备件室系统自动记录领用人和领用时间,无需人工记录,不仅节约了时间,管理上也更精准。”肖珍珍说。
去年7月,陕西思极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按照国网公司总部统一技术路线,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库仓一体化协同管理要求,设计开发智慧实物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智能备品备件室,全力打造数字化供电所智能化“无感仓储”,现已在国网西安市区供电公司永宁门供电所(以下简称永宁门供电所)试点建设成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陕西思极技术人员张帆表示,永宁门供电所“无感仓储”是以仓单联动式、预警主动式为特征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由采集层、前端应用层、数据层、平台层、后端应用层五部分构成。前端应用基于备品备件室一体机,作为成套设备提供服务,后端应用基于数字化工作台展开业务。前端应用与后端应用工作协调统一、高效衔接,可实现24小时自助无感领料、资产实时盘点、物料异常上报及物料领取人员追溯,从而对备品备件等设备进行高效、精确、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备品备件室系统在日常使用中,通过称重的方式自动识别物资的数量以及变动情况,达成全自动备品备件物资的进出仓管理,不仅免去了人工登记盘点的烦恼,还提高了物资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肖珍珍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物资管理的定人、定物、定量、定责,一旦领用有误则自动发出告警提示。
“在后台管理上,该系统与我们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工作台贯通,创新应用‘称重+视觉’双模识别,实现对大中小类备品备件精益化管理,远程提料、库存预警、出入库管理、闭环管理全轨迹追踪管理。”肖珍珍说。
“无感仓储”启用以来,永宁门供电所备品备件专业仓“系统台账、实物物资”一致率达100%,有效实现对人、物、仓库实行全方位的记录与管控,供电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让抢修时长平均缩短30%
“铝异形并勾线夹少了一个、铜接线端子少了2个。”“备品备件库东西少了一件,谁领用过说一声。”这是基层供电所备品备件室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基层供电所,领用备品备件是工作人员进行故障修复必要的步骤之一,在没有智能化备品备件室系统的时候,需要由专人将物资领取情况记录,但班组日常工作紧张,难免会存在库存更新不及时、领用审批不便捷等情况。这对业扩报装、紧急抢修等作业都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紧急抢修情况下,维修人员一心只想尽快消除故障给用户恢复供电,往往来不及填写领用信息,这就导致供电所难以掌握物资的具体去向,备品备件仓库的台账、物资时常无法对应。
物资管理是电网建设、供电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专业仓是库仓物资管理的最后一环。为破解供电所备品备件管理难问题,陕西思极结合陕西电力系统实际,基于数字化工作台,全新开发备品备件专业的仓单联动场景建设。试点推行库仓贯通,依托备品备件专业的仓单联动场景建设,成功实现抢修工单与备品备件物资的关联,确保物资的去向全链可追溯,有效规避丢失风险。
据项目经理肖珍珍介绍,该场景结合地图信息,能够精准地展示省、市、县三级的备品备件室数量、物料数量、不同物料的出入库分析等信息,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库存信息,达到智慧、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成效。
“运用智能化备品备件室系统真是太省心了,自动记录出入库信息,抢修时长平均缩短30%。”永宁门供电所副所长郭一山说,“让基层一线有更多时间到现场去,投入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去。”
实现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
借助数字化供电所建设,陕西思极聚焦班组、供电所日常、抢修工作中重复性、低效率、繁琐化的大量流程性人工事务,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进智能化备品备件室系统应用场景的开发与设计。
“与传统有人值守的仓库不同,智能化备品备件室系统通过利用重力传感、AI视觉识别、RFID识别等技术,强化后台数据监控,实现了库房‘专人管’变成‘无人管’,‘人工登记’变成‘无感登记’,‘人工盘点’变成‘自动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陕西思极三级管理专家白开峰介绍道:“我们将持续发挥数字化管理辅助作用,推动管理水平提升,切实为基层减负,确保电网稳定运行、促进优质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同样的变化也体现在备品备件档案无纸化实时更新和存档方面,以及对物料库存分类、年度领用统计、存量预警信息、备品备件总览、库房布局图、称重货架设备轮播、月度领用排行、领用排行情况等信息的展示上,有力推动基层物资管理由杂乱转向规范。
无人值守“无感仓储”的运用,开启了智能仓储新模块。备品备件室场景基于数字化工作台,结合gis地图信息,具备多种实用功能,如备品备件的查询、出入库单据的查询与审批以及现场出库二维码展示等功能。该系统还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细致分析,实现班组作业物资高效利用和物资采购精准量化,精确预测备品备件的需求,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库存周转率;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减少不必要的库存资金投入。
此外,在班组业务管理方面,陕西思极持续推动物资管理与专业仓集中存储领用工作的有效衔接,实现决策支持功能。通过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辅助制定合理的备品备件管理策略;基于数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备品备件管理措施的效果,不断优化管理策略,达到智慧、高效的物资管理成效。
科技创新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无感仓储”只是陕西思极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支撑电网安全稳定,提升用户满意度,陕西思极紧密围绕“一体四翼”战略布局,不断强化重大项目、关键产品的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能力,全面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核心业务。
作为国网陕西电力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单位,陕西思极不断提升数字支撑力,把“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服务省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服务基层减负增效”三个服务做优做实。在国网率先实现电网资源中台与GIS共库,彻底解决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问题,支撑建成陕西特色“电网一张图”。自研融合终端运维工具累计消缺8万余台,终端在线率、用采成功率稳定在99.5%以上。自研台区停电精准研判APP,台区停电30秒内即可获知信息,从而抓住供电服务“黄金三分钟”,在全省9万余个台区推广应用,准确率达99%以上。先后支撑营销2.0、采集2.0、陕电业+等系统建设,助力打造智慧后勤、智慧安监,推动专业管理、基层业务、供电服务水平持续跃升。
同时,依托思极未来人工智能实验室,在理论研究、工程实践及产品转化、数据工厂运作方面取得系列成果:15项成果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收录;取得发明专利4件;自研AI结算平台,物品识别准确性居行业顶尖水平;自研电力交易行业大模型已成功试运行,助力四级交易服务体系构建;持续研究数据标注方法,标注成果有力支撑AI产品应用,公司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陕西思极将一如既往地秉承责任与担当,坚持“四个聚焦”工作导向,以质效提升为目标,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力、服务支撑力、科技创新力、自主可控力,面向电网规划、配网运行等领域,聚焦机器视觉、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持续推动“AI+”工程应用落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栗莎 候思宇 刘姚尧
发布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