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生活诗意 诗意表达生活
文章字数:2,341
孙亚玲是一位勤奋的女作家,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数量和质量可圈可点、可学可鉴。其人其文,我皆喜欢,特别是读她《枕着秦岭入眠》这一部散文集,我是有些兴奋的。兴奋于她写出了我想要的诗意的生活和生活的诗意。
《枕着秦岭入眠》这一篇文章,我以为是她这部散文集的代表作,彰显了她对生活诗意的捕捉和对生活的诗意表达。为感受太平峪八瀑十八潭的清凉,她特意着一袭白裙,如仙女一样飘然而至,在朦胧细雨中,有一群情趣相投的朋友相伴,行走在曲径通幽、令人迷醉的景色中,赏花赏鸟,赏山赏水又赏云。由此可见,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像诗一样,也在诗意般地感受生活。在此文中,她写景并不只写景色之美,而是通过捕捉别人不易发现和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感悟了一种人生之境遇之状态。比如,“一支横斜的长满苔藓的树枝,因年代久根部不牢,一半探入水中,一半伸在空中。在伸探、挣扎中,演绎着生命的不屈不挠,又在向游人诉说着倒在水中的现实与悬在空中的理想:人生只有正视现实,不悲不怨,不卑不亢,按照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方式,才能活出自我的精彩。”如此,给人以审美愉悦、思想启发和精神鼓励。
在这篇文章中,她写一位爷爷鼓励孙子坚持爬山的故事画面,不仅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美感,而且爷爷的勉励之语,对于所有孩子都是一种切身的励志教育,对于怀揣梦想而畏惧不前的成年人更是一种鞭策。文中的爷爷对孙子说:“孩子,人生的路,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是否坚持。只要你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登顶了。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你得知道,向前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从中,可以感受到孙亚玲在旅行中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双有神的眼睛、一个有趣的灵魂,用心在观察生活,用爱在感受这世间的温暖与力量。文末,她带着一天的丰富体验和美好感受,在繁星点点的夜空,听着声声蝉鸣,枕着秦岭入眠,这又是多么的心满意足和诗意缠绵啊。常人睡觉都是枕着枕头,而她则是枕着秦岭,可以想象她内心的宽广博大和精神世界的旷达。所以,这篇文章能获得冰心散文奖就是必然,让人心悦诚服。
不仅如此,孙亚玲在所写的江、海、湖、河、沟、泉、山、树、花、阳光、微风、街巷、村庄等景物中,她总是能够从寻常的事物和生活中,捕捉到闪耀诗意光芒的信息,并从中感悟到别样的人生启发。如她所说:“在一草一木的生命中,在硕果丰盈的喜悦里,一点一滴,一片一抹,无论是心情还是色彩,都充实着人间烟火里每一个寻常的日子。”仔细阅读她的这类散文,我得到一种哲理性启发:只要你带着美好的心情去感受,世间许许多多的人事物都是美好的,就连人生中经历的那些痛、那些苦甚至不堪,都藏着诗意的甘甜和美好的回忆。
同样是写人,孙亚玲在这部散文集十几篇写人的文章中,选取的生活素材和表达手法,都跳出了脸谱化、程式化的窠臼,诗意化地描写出了每一个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比如,在她的笔下,父亲是一个有追求、有情趣的人,也是一个不完美的男人,缺点就是每天和老婆斗嘴,老婆做的事、说的话在他眼里永远都不正确。因而,她父亲的形象在读者心中真实可信而又令人可敬。
尤其是怀念父亲的文章,她用诗意的生活故事讲述了她们父女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让人在分享中不知不觉地湿润了眼眶。比如,《等一场雪,念一个人》这个题目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文章内容不长,而每一个句子都是诗。“红尘来去一场梦,醒来已是梦中人。几份思念,将冰封冬日的心绪打乱;几许缱绻,已落在我如雪的白发上面。等一场雪,念一个人”。我不知道她等的是哪一年哪一天的雪、哪一个人,于是受一种莫名的情愫牵引,从开头一直读到结尾:“我愿,在清悠的岁月里,拥着这些诗意的暖,侧耳,聆听恋恋风尘里的荣与辱,悲与欢。我愿,过往的故事里,不说从前,不说想念,只道一句:天堂里,您还好吗?”至此,我才知道她是在思念天堂的父亲。品味这些语言和其中的意蕴,是多么伤痛而又唯美的诗意表达呀。
孙亚玲笔下的著名作家、母亲、哥哥等亲人,包括打工妹、打工仔和村庄、街巷的爷爷、奶奶和哥嫂们,都不是“高大上”的形象,而是一个个普通平凡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可爱的人。她写陈忠实先生吃母亲做的“葱油饼”的情节,她写青年张耀辉与姑娘杨桃的爱情,她在《西凤,西凤》中讲述的一个普通打工仔与打工妹之间的精彩爱情故事,等等,皆让人感受到平凡人物的诗意人生和生活之诗意。
读完此书,我油然地赞叹,孙亚玲在散文中诗意的表达,更彰显其才情。例如:“在天际水雾温婉的时光中,许我一片静美的天空,望白云来来去去,享微风轻轻漫漫。”“我陪着母亲,淡看时光来往,静观潮起潮落,远眺云卷云舒,尽享凉爽海风,陪着母亲面朝大海,享受岁月静好,过着我与海天共长情的生活,便是人间最美好的日子了。”像这样诗意的句子,在她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并且形成了一种诗意表达的散文风格,像阳春三月一股清新的溪流,汩汩流淌在读者心间,涤荡、滋润久长。
在当前红尘滚滚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生活经济压力普遍增大、整体心情浮躁,大量的作家急于写大作、出大名、谋大功、得大利,难得孙亚玲在平凡奔忙的工作生活中,坚守一颗宁静的心,去发现和审视平凡生活中遇见的各种诗意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诗意,并把它诗意地呈现给读者。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能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就是她生活的诗意和诗意的生活之体现。从孙亚玲的文章中,我读懂了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懂生活、有情趣、会享受的女人。
一言蔽之,正是由于她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和诗意表达生活,则显得她在作品中的叙事和思考自然随意,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没有拿腔作势、故弄玄虚和扭捏作态,所以她的这部散文集让人十分喜欢,一如她在生活中带给我的美好感觉,令人亲切、舒适,充满了遐想。
杨志勇
《枕着秦岭入眠》这一篇文章,我以为是她这部散文集的代表作,彰显了她对生活诗意的捕捉和对生活的诗意表达。为感受太平峪八瀑十八潭的清凉,她特意着一袭白裙,如仙女一样飘然而至,在朦胧细雨中,有一群情趣相投的朋友相伴,行走在曲径通幽、令人迷醉的景色中,赏花赏鸟,赏山赏水又赏云。由此可见,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像诗一样,也在诗意般地感受生活。在此文中,她写景并不只写景色之美,而是通过捕捉别人不易发现和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感悟了一种人生之境遇之状态。比如,“一支横斜的长满苔藓的树枝,因年代久根部不牢,一半探入水中,一半伸在空中。在伸探、挣扎中,演绎着生命的不屈不挠,又在向游人诉说着倒在水中的现实与悬在空中的理想:人生只有正视现实,不悲不怨,不卑不亢,按照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方式,才能活出自我的精彩。”如此,给人以审美愉悦、思想启发和精神鼓励。
在这篇文章中,她写一位爷爷鼓励孙子坚持爬山的故事画面,不仅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美感,而且爷爷的勉励之语,对于所有孩子都是一种切身的励志教育,对于怀揣梦想而畏惧不前的成年人更是一种鞭策。文中的爷爷对孙子说:“孩子,人生的路,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是否坚持。只要你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登顶了。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你得知道,向前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从中,可以感受到孙亚玲在旅行中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双有神的眼睛、一个有趣的灵魂,用心在观察生活,用爱在感受这世间的温暖与力量。文末,她带着一天的丰富体验和美好感受,在繁星点点的夜空,听着声声蝉鸣,枕着秦岭入眠,这又是多么的心满意足和诗意缠绵啊。常人睡觉都是枕着枕头,而她则是枕着秦岭,可以想象她内心的宽广博大和精神世界的旷达。所以,这篇文章能获得冰心散文奖就是必然,让人心悦诚服。
不仅如此,孙亚玲在所写的江、海、湖、河、沟、泉、山、树、花、阳光、微风、街巷、村庄等景物中,她总是能够从寻常的事物和生活中,捕捉到闪耀诗意光芒的信息,并从中感悟到别样的人生启发。如她所说:“在一草一木的生命中,在硕果丰盈的喜悦里,一点一滴,一片一抹,无论是心情还是色彩,都充实着人间烟火里每一个寻常的日子。”仔细阅读她的这类散文,我得到一种哲理性启发:只要你带着美好的心情去感受,世间许许多多的人事物都是美好的,就连人生中经历的那些痛、那些苦甚至不堪,都藏着诗意的甘甜和美好的回忆。
同样是写人,孙亚玲在这部散文集十几篇写人的文章中,选取的生活素材和表达手法,都跳出了脸谱化、程式化的窠臼,诗意化地描写出了每一个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比如,在她的笔下,父亲是一个有追求、有情趣的人,也是一个不完美的男人,缺点就是每天和老婆斗嘴,老婆做的事、说的话在他眼里永远都不正确。因而,她父亲的形象在读者心中真实可信而又令人可敬。
尤其是怀念父亲的文章,她用诗意的生活故事讲述了她们父女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让人在分享中不知不觉地湿润了眼眶。比如,《等一场雪,念一个人》这个题目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文章内容不长,而每一个句子都是诗。“红尘来去一场梦,醒来已是梦中人。几份思念,将冰封冬日的心绪打乱;几许缱绻,已落在我如雪的白发上面。等一场雪,念一个人”。我不知道她等的是哪一年哪一天的雪、哪一个人,于是受一种莫名的情愫牵引,从开头一直读到结尾:“我愿,在清悠的岁月里,拥着这些诗意的暖,侧耳,聆听恋恋风尘里的荣与辱,悲与欢。我愿,过往的故事里,不说从前,不说想念,只道一句:天堂里,您还好吗?”至此,我才知道她是在思念天堂的父亲。品味这些语言和其中的意蕴,是多么伤痛而又唯美的诗意表达呀。
孙亚玲笔下的著名作家、母亲、哥哥等亲人,包括打工妹、打工仔和村庄、街巷的爷爷、奶奶和哥嫂们,都不是“高大上”的形象,而是一个个普通平凡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可爱的人。她写陈忠实先生吃母亲做的“葱油饼”的情节,她写青年张耀辉与姑娘杨桃的爱情,她在《西凤,西凤》中讲述的一个普通打工仔与打工妹之间的精彩爱情故事,等等,皆让人感受到平凡人物的诗意人生和生活之诗意。
读完此书,我油然地赞叹,孙亚玲在散文中诗意的表达,更彰显其才情。例如:“在天际水雾温婉的时光中,许我一片静美的天空,望白云来来去去,享微风轻轻漫漫。”“我陪着母亲,淡看时光来往,静观潮起潮落,远眺云卷云舒,尽享凉爽海风,陪着母亲面朝大海,享受岁月静好,过着我与海天共长情的生活,便是人间最美好的日子了。”像这样诗意的句子,在她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并且形成了一种诗意表达的散文风格,像阳春三月一股清新的溪流,汩汩流淌在读者心间,涤荡、滋润久长。
在当前红尘滚滚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生活经济压力普遍增大、整体心情浮躁,大量的作家急于写大作、出大名、谋大功、得大利,难得孙亚玲在平凡奔忙的工作生活中,坚守一颗宁静的心,去发现和审视平凡生活中遇见的各种诗意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诗意,并把它诗意地呈现给读者。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能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就是她生活的诗意和诗意的生活之体现。从孙亚玲的文章中,我读懂了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懂生活、有情趣、会享受的女人。
一言蔽之,正是由于她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和诗意表达生活,则显得她在作品中的叙事和思考自然随意,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没有拿腔作势、故弄玄虚和扭捏作态,所以她的这部散文集让人十分喜欢,一如她在生活中带给我的美好感觉,令人亲切、舒适,充满了遐想。
杨志勇
发布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