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西安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持续提升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文章字数:1,55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合理规划、有效管理庞大的城市生态圈成为当务之急。近期,全国多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纷纷获批,国土空间规划新蓝图正在迅速显现。《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批复,标志着未来西安的发展,都将以此次批复的《规划》为基本依据。
  记者从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为强化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落实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完善规划传导实施路径,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西安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的探索工作,实现规划有效传导、精准实施,持续提升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聚焦体系重构“一盘棋”
  为保障主体功能区等重大战略在市县层面的精准落地,西安市充分发挥《西安市功能体系与布局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全市一盘棋”发展共识,协调各区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各区县、开发区详细规划编制。
  目前,西安市形成以功能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实施框架,对不同层级核心要素的传导路径及方式进行补充细化,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落地与重点项目实施,引导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优化。同时,加强规划编制管理与制度供给,面向总规层面,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及审批办法(试行)》《规范土地征收拆迁安置储备供应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开展伴随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面向详规层面,形成《国土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实施监督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规范和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落地,持续优化规划系统性组织与管理体系。
  理顺总体规划“一根线”
  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强调“市级—区县”分层传导基础上,重点衔接功能体系,围绕核心功能理顺自上而下“一根线”,保障总体规划有效实施,完善总体规划长期维护机制。
  在区县总体规划中,严格落实市级总规确定的三条控制线、约束性指标、重大设施布局等刚性管控内容;在保障功能不降低、规模不减少的前提下,落实深化重要绿地、河湖水面、历史文化资源等其他空间管控底线边界,优化增补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公共要素空间布局,实现对全域资源利用、空间底线要素的有效传递。同时,组建“行政+技术”的市级伴随规划团队,开展全生命周期伴随服务,持续优化完善规划体系。
  推进详细规划“一张图”
  当前,西安市注重编管结合及服务城市开发建设,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分区域、分类型、分层级、分阶段”详细规划编制管理路径,打通总体规划传导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衔接七大功能区布局,强调片区化组织、分阶段推进,以主导功能结合单元边界统一划定详细规划编制区域。第一阶段优先在古都核心区、西咸片区、北部片区、高新片区、东部示范区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第二阶段逐步推进其他外围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单元详细规划全覆盖;第三阶段探索研究开发边界外详细规划编制路径,指导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管理。
  同时,有效发挥功能体系对详细规划的重要指导作用,强化片区及单元层面详细规划与功能单元的衔接,实现以功能统筹空间,形成可实操、可落地、有指向的全域单元详细规划管控“一张图”。
  探索实施规划“一体化”
  按照“急用先编、急用先审”原则,西安市同步开展重点项目开发实施规划和重点地块实施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形成“详规编制+开发实施研究”的一体化规划设计模式,将地块实施详细规划和土地整备、经济测算、建设方案、开发策划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切实强化推进详细规划和重点项目快审、快批、快落地。
  记者了解到,通过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全覆盖,面向规划编制管理与传导实施,西安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持续完善具有西安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龚伟芳
发布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