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年宵花“受宠”
文章字数:1,443
近日,在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茅山镇前陵村蝴蝶兰种植基地,花农在管护花卉。 钟学满 摄

  春节临近,年宵花市场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将象征美好寓意的花卉带回室内,装点家居,不仅是新年里不可或缺的“仪式感”,还能让人从花卉每日的细微变化中获得情绪价值。
  线下花市、即时零售平台、直播电商……各类渠道中不断涌现的“爆款”花卉产品,为观察春节消费市场提供了独特视角。
  今年春节,什么花成“新宠”?
  在位于北京花乡附近的一家大型花卉市场内,一家店铺用蝴蝶兰“铺满”四层货架,多重色彩交织形成一道“花墙”。店主东子正忙着把花盆搬出来摆放,据他介绍,蝴蝶兰价格根据花型大小而异,从40元到上千元不等,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很多老顾客找我们提前下单年宵花,除了蝴蝶兰、大花蕙兰、北美冬青这类‘老几样’之外,像帝王花这样相对稀有的品种也有。”东子一边回着熟客微信一边与记者交谈。
  记者留意到,今年市场上还出现不少创意花卉拼盘。比如将蝴蝶兰和兜兰高低错落组合,下方秋海棠隐匿在草丛间,搭配色彩相宜的盆器,构成和谐整体。不少商家表示,这种自由组合的产品兼具趣味和个性,有消费者专门请店家拼配好后再购买。
  “今年的‘春节模式’已经开启,年宵花集中购买高峰一般出现在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之间,除夕当天最高。”有北京花市商户透露,今年年宵花的整体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目前花市价格平稳。
  记者观察到,年宵花已经从单纯的一次性节日消费,逐步融入生活,成为“家居常备”。
  “95后”方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上一个春节购入一盆“紫珠”,从此便爱上花卉绿植。“起初只为讨个好彩头,打理一段时间之后,看着植物缓慢冒出的一枚枚新芽和花苞,觉得特别治愈。”
  像方女士这样的青年群体正逐渐成为年宵花消费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喜欢尝试新品种,也更愿意为花卉植物之外的价值花费金钱与精力。
  “不想等”,催生鲜花消费新空间
  近年来,鲜花消费展现出即时化的新趋势。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鲜花电商零售市场规模占总规模比重已经超过一半。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通过美团闪购卖出鲜花的商家数量,已达2018年时的10倍。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国内鲜花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超过1500亿元。
  相较于大费周章跑一趟批发市场挑花,年轻人根本“不想等”,更偏向于即买即送的购物方式。这种鲜花消费新趋势,正推动花卉产销模式加速转战线上。
  据了解,盒马鲜生、叮咚买菜、饿了么等综合类平台纷纷布局鲜花即时零售这一赛道,根据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做出调整,打通鲜花“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美团获悉,2025年开年后,北京地区“年宵花”关键词检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8.1%,新年花束订单销量增长2.5倍,提供该品类的外卖商家也增加了43%。
  盒马在元旦前半个月就进入年宵节奏,已陆续上架近百款年宵花,多数来自于盒马在云南的昆明鲜花大仓。
  叮咚买菜将目光投向城市家庭、办公室等新兴消费场景。据叮咚买菜方面介绍,已推动种植基地开发适配节日氛围的切枝鲜花等产品,并通过产地直采、订单农业及自建供应链等方式,提升鲜花商品的市场竞争力。预计今年年宵花的总销量将突破2000万枝,较去年同比增长50%。
  冷链物流,是花卉由产区迅速抵达消费者手中的关键环节。
  如今,越来越多鲜花生产者开始与电商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商平台不仅为鲜花产业搭建了流量入口,而且通过市场反馈,反向推动了花卉种植与销售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消费者对于鲜花的需求渐趋多元,加之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兴起,进一步丰富了鲜花消费场景。从田间到瓶中的距离被前所未有地拉近。 闫雨昕
发布日期: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