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三爷爷
文章字数:1,411
屈指算来,我的三爷爷已经去世近二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我的亲爷爷去世的比较早,(爷爷去世时,父亲只有十五六岁)对他没有任何的印象。三爷爷是我的叔伯爷爷,在爷爷辈里排行老三,因此称他为三爷爷,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爷爷一样。三爷爷,身材修长,脊背略有点佝偻,黑红的脸膛,透着一股坚毅和倔强,穿着朴素干净,不抽烟,有时喝点小酒。
三爷爷,一生命运坎坷。因为三爷爷成分高,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一直到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找到对象,父母都很着急,好不容易,有个媒婆给三爷介绍了三奶奶,家长几乎未加思索就答应了。其实,据说三爷爷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那个年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桎梏的束缚,所以身不由己,无奈违心应允。婚后生下两男一女。三奶奶有点好吃懒做,而且成天絮絮叨叨,无中生有,吵架拌嘴,成为家常便饭。三爷爷忍无可忍,提出离婚,但在父母和外界的双重压力下,没有离成,三爷爷一气之下,和三奶奶分居,夫妻生活名存实亡。记忆中,三间北屋,三奶奶住东边两间,三爷爷住西边的一间。
三爷爷,心灵手巧,心地善良。他不同于一般的庄稼人,他干活麻利、巧妙,庄稼地里的活,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另外,他还精通木匠活,是远近闻名的好手,经他打制的桌凳等家具和地排车等农具,既美观又实用。
由于我的爷爷去世早,我家的日子过得相对拮据,三爷爷经常接济我们。印象中,我家的第一辆地排车就是三爷爷给做的。某日,三爷爷到我家,指着院里的一棵大榆树说,“就用它做一辆地排车吧!材料我看差不多够用。”于是,伐木、去皮、解木、砍凿,经过近半个多月的忙活,地排车成型了,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拉庄稼送粪再不用小推车了,既方便又省力。
三爷爷,对我们没有偏向,一视同仁。
记忆中,我们这个家族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大年除夕,在三爷爷的小屋内悬挂家堂轴子祭祀祖先,并且摆放苹果、西瓜、葡萄等应季果品和水饺、糕点等,祭祀后,每个孩子都分的一份,或每人一个苹果,或每人一串葡萄、一个点心等(我们堂兄妹四人,其中三爷爷一个亲孙子,一个亲孙女),那个年代能吃到苹果和葡萄,感觉就非常的奢侈,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三爷爷不光是对自家人好,对街坊四邻也是同样,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夫妻闹矛盾或家庭纠纷等,都愿意找他,他都是有求必应,主动帮忙。
三爷爷对我上学帮助也很大,这事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九八九年,初中毕业,中专预选差三分没过,一中截留也没成,只得上了四中,(当时四中是较差的高中)上了两年,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和我的叛逆调皮,成绩一落千丈,而此时又面临学校搬迁,(行政区划的原因,四中由旧镇搬迁至滨州小营镇)父母干着急没办法,这时三爷爷想方设法找到了一个王姓爷爷,我顺利去到了县一中借读,最终考上了大学。母亲经常说,没有你三爷爷,就没有你的今天。我非常感激我的三爷爷,他也因为我考上大学而骄傲。
三爷爷对别人非常友善、大方,但他的晚年并不舒心,堂姑嫁人后,因病英年早逝,两个叔叔不太孝顺。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匠活越来越少,接近失业,三爷爷不得不转行赶集卖茶叶,维持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力不从心,体力一天不如一天,丧女之痛和儿子的不孝,最终把他击垮,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三爷爷走了。送葬的那天,全村人都默默地为他送行。我也哭成了泪人。
他打制的桌凳仍还在用着,那辆地排车静静躺在南墙的屋檐下,如今已不再使用,每当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我的三爷爷。
张金平
我的亲爷爷去世的比较早,(爷爷去世时,父亲只有十五六岁)对他没有任何的印象。三爷爷是我的叔伯爷爷,在爷爷辈里排行老三,因此称他为三爷爷,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爷爷一样。三爷爷,身材修长,脊背略有点佝偻,黑红的脸膛,透着一股坚毅和倔强,穿着朴素干净,不抽烟,有时喝点小酒。
三爷爷,一生命运坎坷。因为三爷爷成分高,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一直到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找到对象,父母都很着急,好不容易,有个媒婆给三爷介绍了三奶奶,家长几乎未加思索就答应了。其实,据说三爷爷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那个年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桎梏的束缚,所以身不由己,无奈违心应允。婚后生下两男一女。三奶奶有点好吃懒做,而且成天絮絮叨叨,无中生有,吵架拌嘴,成为家常便饭。三爷爷忍无可忍,提出离婚,但在父母和外界的双重压力下,没有离成,三爷爷一气之下,和三奶奶分居,夫妻生活名存实亡。记忆中,三间北屋,三奶奶住东边两间,三爷爷住西边的一间。
三爷爷,心灵手巧,心地善良。他不同于一般的庄稼人,他干活麻利、巧妙,庄稼地里的活,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另外,他还精通木匠活,是远近闻名的好手,经他打制的桌凳等家具和地排车等农具,既美观又实用。
由于我的爷爷去世早,我家的日子过得相对拮据,三爷爷经常接济我们。印象中,我家的第一辆地排车就是三爷爷给做的。某日,三爷爷到我家,指着院里的一棵大榆树说,“就用它做一辆地排车吧!材料我看差不多够用。”于是,伐木、去皮、解木、砍凿,经过近半个多月的忙活,地排车成型了,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拉庄稼送粪再不用小推车了,既方便又省力。
三爷爷,对我们没有偏向,一视同仁。
记忆中,我们这个家族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大年除夕,在三爷爷的小屋内悬挂家堂轴子祭祀祖先,并且摆放苹果、西瓜、葡萄等应季果品和水饺、糕点等,祭祀后,每个孩子都分的一份,或每人一个苹果,或每人一串葡萄、一个点心等(我们堂兄妹四人,其中三爷爷一个亲孙子,一个亲孙女),那个年代能吃到苹果和葡萄,感觉就非常的奢侈,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三爷爷不光是对自家人好,对街坊四邻也是同样,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夫妻闹矛盾或家庭纠纷等,都愿意找他,他都是有求必应,主动帮忙。
三爷爷对我上学帮助也很大,这事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九八九年,初中毕业,中专预选差三分没过,一中截留也没成,只得上了四中,(当时四中是较差的高中)上了两年,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和我的叛逆调皮,成绩一落千丈,而此时又面临学校搬迁,(行政区划的原因,四中由旧镇搬迁至滨州小营镇)父母干着急没办法,这时三爷爷想方设法找到了一个王姓爷爷,我顺利去到了县一中借读,最终考上了大学。母亲经常说,没有你三爷爷,就没有你的今天。我非常感激我的三爷爷,他也因为我考上大学而骄傲。
三爷爷对别人非常友善、大方,但他的晚年并不舒心,堂姑嫁人后,因病英年早逝,两个叔叔不太孝顺。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匠活越来越少,接近失业,三爷爷不得不转行赶集卖茶叶,维持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力不从心,体力一天不如一天,丧女之痛和儿子的不孝,最终把他击垮,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三爷爷走了。送葬的那天,全村人都默默地为他送行。我也哭成了泪人。
他打制的桌凳仍还在用着,那辆地排车静静躺在南墙的屋檐下,如今已不再使用,每当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我的三爷爷。
张金平
发布日期: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