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文章字数:1,870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陕晋蒙三省区交会地带,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千米。全县境内资源丰富,水丰煤富是最鲜明的特征,是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省直管改革试点县,也是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
夯实责任 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府谷县坚定落实全面“严起来”的总要求,以田长制为总抓手,以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为目标,制定出台《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府谷县田长制办公室有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田长制保护体系,逐级签订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军令状”,将保护任务带图分解下达,重点地块设置永久基本农田标识牌190个,全面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耕地保护纵向压力传导机制全面形成。
在夯实耕地保护责任的基础上,府谷县认真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规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加耕地生态效益,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根据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情况,耕地保有量面积约为101.8万亩,年度净增2947亩,高于市级下达府谷县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面积。
耕地保护离不开群众的监督,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是推动耕地保护落到实处的关键。为充分调动镇政府和群众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保护耕地成效突出的受表扬、经济上得实惠,府谷县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制定出台《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每年对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给予通报表扬和资金奖励,用于激励耕地保护突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主动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
强化监管 保持执法监察高压态势
耕地数量是耕地保护的基础,是守住底线的基本要求。为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府谷县坚决向破坏耕地行为“亮剑”,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全县依托田长制责任体系,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全面落实巡田监管职责,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大棚房”等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对卫片执法、自然资源督察发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从严从重从快查处整改,确保破坏耕地行为发现在初始、处置在萌芽。2024年,全县田长巡田1.6万人次,实现了耕地保护常态化巡查管护。在落实网格化巡田和日常巡查监管的基础上,依托卫片执法、重点区域视频监控预警和无人机巡查,逐步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一张网行业监管体系,严防各类违法用地行为发生。
通过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以“零容忍”的决心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全县土地利用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新增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比例同比下降了1.54%,实现了新增违法建设占用耕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创新宣传 让耕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
为持续巩固提升耕地保护先进县成果,府谷县创新开展耕地保护主题宣传月活动,多措并举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群众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共同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形成耕地保护强大合力。
创新制作耕地保护“两卡一图”。府谷县田长办向镇党委政府、村(组)、承包经营权人发放了“耕地保护政策明白卡”“耕地保护责任明白卡”4万余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2000余份,张贴在镇村办公场所和承包经营权人家中。“我们对一些政策理解得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有了‘明白卡’,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耕地保护‘两卡一图’上墙后,国家政策、各级责任和耕地现状及位置一目了然。”木瓜镇下元山村村民指着墙上的“明白卡”说。
创新开展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宣传月期间,采取线上线下一体推进的方式,开展耕地保护大家谈、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耕地保护宣传氛围。
创新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千名干部联千户”等活动,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入户、座谈了解等方式,将耕地保护政策送到农户家中、送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解读耕地保护政策,引导农民群众增强耕地保护意识;通过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读,强化企业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土地的耕地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防范耕地“非农化”问题发生。
今后,府谷县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进一步强化保护责任,扎紧扎牢耕地保护“篱笆墙”,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给群众留下更多的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给农业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为陕西省耕地保护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 贾瑞民
发布日期: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