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为民服务为宗旨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文章字数:685
见到峡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继强时,刘书记正好采购回来,他告诉记者:“峡口社区大食堂,每天固定有80人就餐,因为大部分是老年人,必须保证质量,所有食材都是我每天亲自去采购把关。”据悉,峡口社区位于县城西南部23公里处,是西乡县第一批村改居社区,总人口4800人。2015年完成标准化社区“一厅八室”建设,先后建成了妇女儿童幸福家园、退役军人服务站、老年人多功能活动室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近年来,峡口社区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与社区服务有效结合,通过“社工+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三轮驱动模式,设立妇女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站,建成日间照料中心等,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居民融入感、参与感和安全感,先后被民政部、国家老龄委等评为老年友好型社区。
在峡口社区食堂,当地留守人员以及附近企业人员可以随时就餐,社区食堂本着保本经营,绝不对外承包的理念,让每一位就餐者都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可口饭菜。作为峡口镇最大的公益性食堂,峡口社区食堂经常承接当地旅游接待、大型宴会等活动,受到来访者的一致好评。
社区全方位聚焦“一老一小”,以“志愿服务+”的模式,结对关爱“一老一小一困”,广泛开展纠纷调解、爱心义诊、养老助残、移风易俗、卫生健康知识等活动,同时也成立“送餐队”,为特殊群体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将便民服务拓展到“最后一米”。同时,为辖区残疾群众提供免费平台直播带货等,帮助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下一步,峡口社区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学习运用,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相信未来,峡口社区一定会以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志愿者+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本报记者 韩轩
近年来,峡口社区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与社区服务有效结合,通过“社工+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三轮驱动模式,设立妇女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站,建成日间照料中心等,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居民融入感、参与感和安全感,先后被民政部、国家老龄委等评为老年友好型社区。
在峡口社区食堂,当地留守人员以及附近企业人员可以随时就餐,社区食堂本着保本经营,绝不对外承包的理念,让每一位就餐者都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可口饭菜。作为峡口镇最大的公益性食堂,峡口社区食堂经常承接当地旅游接待、大型宴会等活动,受到来访者的一致好评。
社区全方位聚焦“一老一小”,以“志愿服务+”的模式,结对关爱“一老一小一困”,广泛开展纠纷调解、爱心义诊、养老助残、移风易俗、卫生健康知识等活动,同时也成立“送餐队”,为特殊群体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将便民服务拓展到“最后一米”。同时,为辖区残疾群众提供免费平台直播带货等,帮助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下一步,峡口社区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学习运用,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相信未来,峡口社区一定会以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志愿者+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本报记者 韩轩
发布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