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为多元性贡献更多中国元素
文章字数:823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迎来春节。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顺利通过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无疑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更多文化厚重感。
  春节,作为中国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进入腊月,人们便早早开始洒扫擦洗、采购年货、备办年饭,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地迎接新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一起,吃着丰盛而美味的年夜饭,迎接新岁。正月初一,人们身着新衣,祭拜祖先,并向长辈、亲友及邻里拜年问好,共庆佳节。放鞭炮、赏花灯、逛庙会、闹社火等传统年俗活动,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团圆幸福和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近年来,春节习俗在传统基础上不断焕发新生,文博场馆过大年、非遗大集赏国潮、全家共赏贺岁片、异地出游度新春等新颖形式层出不穷,为春节增添了更多的时代感和趣味性。
  春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这一节日。去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更是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为迎接春节,世界各地许多标志性建筑纷纷点亮“中国红”,红灯笼、春联、剪纸、中国结等春节元素遍布全球;海外唐人街的春节庆典更是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热情参与。比如,2024甲辰龙年英国伦敦“四海同春”新春庆典,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舞龙舞狮以及花车巡游等演出精彩纷呈,吸引了逾70万民众参与……中国新年已经是一项国际性庆祝活动,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更多绚烂的中国色彩。
  春节所蕴含的和平理念、家庭观念以及期盼未来人寿年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中国与世界共享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财富。申遗成功的春节,将传播到世界上更多的地方,迎来更多朋友的喜爱与关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喜悦与希望的春节,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南楠
发布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