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提升检测能力 确保数据“真准全快新”
陕西各市(区)空气、水体、土壤辐射环境监测点位100%覆盖
文章字数:934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12月16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介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环境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源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开展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动态掌握全省核与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是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为加强全省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核与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掌握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陕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建立健全全省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持续健全省和市两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全面提升省、市两级核与辐射监测能力。陕西在原有178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的基础上,增设了1个国控电磁污染源研究性监测点位、312个省控辐射环境监测点位及10个省级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现已投入运行。全面实现了全省各市(区)空气、水体、土壤辐射环境监测点位100%覆盖。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达到国控、省控双备份,实现了辐射环境全覆盖全天候监控。
  多措并举严把数据质量关。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把监测数据质量作为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根据国家要求优化全省辐射监测方案及质量保证方案,强化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省市县三级辐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省级“大比武”选拔赛及参加生态环境部等国家六部委组织的全国“大比武”活动等举措,不断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有效保证陕西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更加客观反映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以练筑防打造数智化应急体系。为检验全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有效性,提升应急演习实战化水平,由省生态环境厅主办,公安、卫健、应急、消防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秦盾·2024陕西省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于10月18日在杨凌示范区成功举行。演习探索应对复合型辐射应急场景的创新方向和模式,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多维度的创新实践,精心设计并模拟了多种风险因素交织的复杂情景,将演习作为推进应急体系数智化、标准化、无人化的关键举措。通过演习,增强了省市(区)协同、部门联动作战能力,锻炼了全省核与辐射应急队伍,为保障全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布日期: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