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安全与高效并行
河西联办煤矿的发展奋进之路
文章字数:2,042


  在神木的能源版图上,河西联办煤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秉持“安全高效”的理念,在煤炭开采领域不断探索前行,不仅为地区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典范标杆。
  强化安全管理 筑牢发展根基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河西联办煤矿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安全工作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从多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煤矿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严密且细致的安全规章制度。从矿井开采的操作规程到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与操作准则,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杜绝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培训是该矿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的重要举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全培训负责人表示:“我们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会以及技能培训课程等活动,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讲解。通过真实生动的事故案例,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借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员工熟练掌握先进的开采技术与安全操作要领。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确保每一位员工从一开始就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能力。”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河西联办煤矿更是做到了常态化、精细化。成立了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每日深入矿井各个作业区域,对设备设施运行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员工操作行为规范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同时,建立了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发现的每一处安全隐患详细记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及时得到消除,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重大安全隐患,煤矿采取停产整顿等强硬措施,坚决杜绝冒险作业行为,直至隐患彻底排除,安全条件达标后方可恢复生产。
  此外,该矿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在矿区内设置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举办安全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使每一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企业风尚。
   推进高效生产 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河西联办煤矿积极探索高效生产之路,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以及优化管理等多方面举措,不断提升矿井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是推动煤矿高效生产的核心动力。该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及煤炭行业技术专家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并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与工艺。例如,在采煤方法上采用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实现了煤炭开采的自动化、连续化作业,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与资源回收率。同时,运用先进的矿井地质勘探技术,对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构造等进行精准探测,为矿井开采设计与生产作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有效避免了因地质条件不明导致的开采难题与安全风险。
  设备升级改造是该矿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煤矿持续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投入力度,先后引进了一批大功率、高性能的采煤机、掘进机、刮板输送机以及提升机等先进设备,并对原有老旧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这些新型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而且显著提升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减少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为矿井的连续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管理流程是该矿实现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煤矿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对生产组织、人员调配、物资供应等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整合。在生产组织方面,根据矿井地质条件与生产任务要求,合理安排采掘工作面布局,优化开采顺序,实现了采掘接续的平衡与高效。记者采访生产矿长时,他提到:“在人员调配方面,我们打破传统的劳动组织模式,推行岗位竞聘与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业绩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工,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物资供应管理方面,建立了信息化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采购、库存管理、配送服务等环节的全程监控与高效协同,确保了生产物资的及时供应与合理使用,降低了物资库存成本。”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河西联办煤矿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近年来,矿井原煤产量逐年递增,生产成本持续下降,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优势。
  安全与高效并重 共创美好未来
  河西联办煤矿在安全与高效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为整个煤炭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河西联办煤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持安全高效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在安全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实现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与清洁利用,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侯红雷
发布日期: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