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旬阳:替子偿债守诚信
文章字数:592
  “喂,刘法官,我是王某的父亲,我现在在法院门口,我来替他还钱。”11月29日上午10时许,旬阳市法院综合庭办公室接到这样一通电话。
  原来,在2023年11月23日,王某因急需用钱向原告代某借了4万元钱,王某收到转账后向代某出具了借条,约定借款期限为三个月,并将其名下一辆轿车作为抵押。借款到期后,王某未能还款,代某遂将王某起诉至旬阳市法院要求偿还借款本息。
  受理该案后,法院办案人员积极联系王某,但王某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通过邮寄、短信、电子等方式送达应诉材料均未成功,同时查明被保全的王某账户也没有财产。考虑到该案借款事实基本清楚,若联系上王某,案件调解化解的可能性较高,为尽快化解纠纷,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快速实现,办案人员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王某的父亲。
  “唉,我儿子因为做生意赔了,一年多已经没和我联系了,我现在也联系不上他。”王某父亲叹了叹气。“法官,虽然没有子债父偿的说法,但我愿意替他把钱还了,帮他渡过现在的难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拿了人家的钱就一定要还,做人要讲诚信。”
  随后在法官的见证下,被告的父亲现场一次性向原告偿还了借款本息4万余元,代某收到款项后便向法院申请了撤诉。至此,这起借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该案中这位老父亲坚守诚信理念,主动代子履行,不仅息诉止纷,保障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更奏响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时代最强音!值得点赞。
  本报记者 陈涛 通讯员 陈玲
发布日期: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