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小切口”改革打出便民利民“组合拳”
——汉滨区卫健局在集中整治中办好民生实事
文章字数:1,464

  “零押金入院”“预约陪检”“一次挂号管三天”……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安康市汉滨区卫健局在着力整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同时,坚持用“小切口”改革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大提升”,打出便民利民“组合拳”,让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除痛点 改善就医新体验
  “开完处方在医生这儿就能交费,不用再排队,太节省时间了。”在区一院内科诊室边扫码交费边感慨的王大妈一语道出了众多就诊患者的心声。
  看病就医关乎千家万户,等待时间长、反复排队、出入院结算复杂……多年来,这些是很多患者的“心头痛”。汉滨区卫健系统以痛点为出发点,以服务“小切口”推动就医“大改善”。区一院在集中整治中,推出“扫码缴费”“预约陪检”“床旁结算”等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为减轻慢性病患者买药负担,开设慢性病开药“1元门诊”,累计减免费用近5万元。区三院推行“诊间付费”和当日出院便捷办理,开展病历便捷打印和邮寄服务,让病人少跑路。
  集中整治中,区一院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诉求,建立“预约陪检”制度住院患者、门诊患者错峰检查,既方便了住院患者,也减少了门诊检查排队人数和时间。集中整治以来,累计预约陪检近8000人次。
  疏堵点 靶向发力畅民心
  “以前给娃打疫苗得专门请假,耽搁学习,又怕错过接种时间,现在太方便了。”周六,在汉滨区疾控中心带孩子接种疫苗的张女士感慨道。今年6月起,中心城区预防接种门诊启动周末疫苗接种“不打烊”,汉滨区疾控中心、区妇幼院等8个接种点通过接种人员调休轮休,方便辖区群众特别是学生接种疫苗,截至目前,非工作日累计接种8800余剂次。
  汉滨区中医院开展“行走的护士站”医疗护理上门服务项目,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卧床患者上门提供更换胃管、尿管、换药等后续护理服务,一经推出,累计服务80余人次。同时,推出65岁以上老人就诊免挂号费、白内障患者免筛查费、中心城区65岁以上老年住院免费接送等措施,累计减免挂号费近17万元。区一院开通儿科延时门诊,早8点到晚8点不间断接诊。区妇幼院为两癌筛查目标外人群优惠收费。通过系列措施,聚焦老年人、儿童、妇女等重点人群,用实招硬招暖招回应群众需求,获得高度好评。
   抓重点 共绘医疗新蓝图
  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满足群众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提升就医体验的重中之重。
  全区卫健系统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用好“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开展远程心电、远程超声检查和远程会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二级医院医疗服务。区三院探索深化“343模式”,通过“八下基层”措施,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到基层。区卫健局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区推广,累计派出200余名专家到基层巡诊,服务惠及群众一万余人次。
  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压茬推进区级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多措并举强化优势专科建设。区一院推出专科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区三院推行“6S管理”,提高医院精益化水平,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区中医院推出“中医夜市”,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文化、享受中医药服务。
  目前,各医院推出的一些个性化服务和“小切口”改革,已经在全区各医疗机构普遍实施。如“零押金入院”,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住院四处筹钱先交押金的难题,如今已经在区直几家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大大减轻了患者住院筹资压力。“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也已成为区直医疗机构的统一行动。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汉滨区卫健局将立足实际情况,通过拓展服务空间、延长服务时间、提升服务效能等持续在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上下功夫,用心用情打好“组合拳”,书写便民惠民的优异答卷。 本报记者 陈涛 通讯员 程胜美 周潇
发布日期: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