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城中村改造将扩围至近300个城市
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落地
文章字数:1,226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通知明确,扩大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同时,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
  城中村改造确定扩围
  据记者了解,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这意味着此前提出的增量政策正加速落地。
  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正因如此,此次通知明确扩大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通知指出,地级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项目,均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按照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过去十几年,各地城市开发快速扩张,产生了很多新的城中村,并出现城中村土地利用低效、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居住质量较差等遗留问题。因此,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必要将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展到各地级城市。
  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
  通知强调,各地要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统筹考虑商品房的存量和增量,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城市危旧房改造可参照执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货币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地点等要求,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需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目前各地都在纷纷推进“房票”政策,其目的就在于要让老百姓早日拿到“房票”,且可以更自由选择房源和房屋。这客观上有助于提高房屋安置的效率,也有助于直接带动去化压力大的地级城市存量房消化,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有重要作用。
   加大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的同时,对于城中村改造的资金,通知也予以明确。通知指出,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均可以获得政策支持: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适用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城中村改造贷款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具体来看,各地要落实好城中村改造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一项目两方案”,即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资金平衡方案等,这样既能避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又能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各项支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由外延粗放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严跃进表示,当前城市更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这将充分释放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梁倩
发布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