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秉承守正创新 赋能非遗茯茶
——记“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章字数:1,763

  初始,我们重启的,不止历史,更是涅槃重生一项古老技艺。
  后来,我们引领的,不止创新,更是星火燎原的一场茶叶“革命”。
  近日,在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胡歆目光灼灼,给记者讲述着企业的内核和一片“叶子”绵延数百年的流量密码。
  胡歆,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不久前,被评选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2011年,胡歆远离故土,扎根陕西,为咸阳茯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为让陕西咸阳向世界奉上一杯中国好茶,他爬茶山、入工坊、进车间,潜心钻研,用十几年的时间,将咸阳茯茶推向了全国、走上了国际,也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为陕西省茯茶产业“重获新生”带来了新活力、新希望。
  戮力创新 推动升级
  创新是一种勇于尝试和创造的精神,是一种持续学习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十几年来,胡歆专注于咸阳茯茶产业的创新与研发,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星火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咸阳市重大科技专项等20余项课题,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外观专利15件。
  多年来,胡歆将自己所学的生物学与茶学相结合,解决了陕南黑毛茶加工关键技术、茯茶品质形成机理、“发花”工艺质量控制等难题,提高了茶叶资源利用率和茶园综合效益,对促进茯茶产业升级、提高茯茶科技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主持和协调下,企业开发了经典系列、特色系列、五礼系列、生肖系列等50余款泾渭茯茶产品,已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泾渭茯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陕西省名牌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新疆等31个城市和地区,并远销美国、马来西亚、韩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海外国家。
  数智改革 乘势而上
  几年来,胡歆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作用,通过在茯茶加工理论、加工技术、加工装备、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发明了“原料茶快速陈化”“茯砖茶调控发花”“散茶诱导发花”“茯砖茶表面发花”和“微型茯茶发花”等茯茶加工新技术,突破了“茶砖表面不能发花”“散茶不能发花”和“微型茯砖不能发花”等技术瓶颈,实现了茯茶产品的方便化、多元化、时尚化;促进开发了茯茶清洁化渥堆装置、茯茶智能控温发酵烘房和一体化茯茶竖压生产加工设备等一系列自动化、清洁化的加工设备,极大地提升了茯茶的加工水平,保障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对陕西茯茶传统工艺进行创新研究,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茯茶生产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产品品质不一、香气低沉的问题,开发的茯茶产品含氟量低、发花时间短,成功构建了陕西茯茶新技术体系、创新装备体系,建成高标准、高效益、规模化的茯茶现代化生产示范工程,提升了陕西茯茶原料加工水平、产品加工和品质、装备水平和产业规模,有效促进了陕西茯茶在全国市场和消费群体的拓展。
  如今,在咸阳茯茶数智工厂的厂房内,拼配生产线、竖向压茶设备、智能控制发酵房等现代生产设备焕然一新,鳞次栉比的实木料仓散发着阵阵清香。智能竖向压茶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制茶师傅的筑茶手法,运用智能控制的方式进行高精度模拟,并通过模块化设计把传统手筑茯茶工艺中的称重、蒸茶、拨料、筑制、脱模等多道工序整合为一体,优化了传统工艺,提高了产品品质。
  延伸链条 提质增效
  为了讲好茯茶产业故事,用文化自信助力茯茶产业发展。近年来,胡歆将历史元素赋予茯茶这一古老的产业,从而使品牌更加年轻化和丰富化。泾渭茯茶相继推出的“茶诗里”和“秦礼茯”等文创产品,以文化为魂、以健康为美,独特的包装和新颖的创意,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茯茶,爱上茯茶。
  2022年“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联合申报项目之一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继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之后陕西的第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他还持续推进咸阳茯茶企业与陕南茶企、农民合作社开展合作,组织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到茶区开展黑毛茶加工技术培训和宣传,建立毛茶初制厂,建设黑毛茶清洁化生产线,提升黑毛茶生产技术水平,解决茶农生产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通过技术帮扶、采购帮扶、劳力帮扶、用工帮扶、经济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帮扶工作,为陕南地区的茶农提供了稳定、持久增加收益的途径。
  本报记者 吕新涛
发布日期: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