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将在央视六套首播
文章字数:466
近日,由伯乐聚星出品的乡村振兴主题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将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CCTV6)黄金时段首播。
影片全长90多分钟,主要以“中国美丽乡村”榆林佳县赤牛坬村的脱贫奋斗历程为故事原型,讲述了赤牛坬村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艰苦奋斗,将一个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观念落后、生活困难的古老村落,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赤牛坬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典范的奋斗历程。
近年来,佳县赤牛坬村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文化潜力和价值,将“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建成了拥有68个展室和15万余件展品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并精心打造了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实景演出《高旅游综合收入近千万元、村集体收益7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成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央视节目《山水间的家》拍摄地,真正让全村老百姓捧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探索出了一条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音、稳得住乡亲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讯员 许倩
影片全长90多分钟,主要以“中国美丽乡村”榆林佳县赤牛坬村的脱贫奋斗历程为故事原型,讲述了赤牛坬村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艰苦奋斗,将一个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观念落后、生活困难的古老村落,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赤牛坬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典范的奋斗历程。
近年来,佳县赤牛坬村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文化潜力和价值,将“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建成了拥有68个展室和15万余件展品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并精心打造了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实景演出《高旅游综合收入近千万元、村集体收益7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成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央视节目《山水间的家》拍摄地,真正让全村老百姓捧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探索出了一条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音、稳得住乡亲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讯员 许倩
发布日期: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