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酒香醉游人
文章字数:1,812
仲夏,漫步在丹凤县棣花镇千亩荷塘边,圆盘似的荷叶挨挨挤挤,粉红色的荷花点缀其间,浓郁的荷香扑面而来,沁人肺腑,令人陶醉。蜻蜓、杜娘、黑蝴蝶,忽而水中,忽而花间,迷醉在莲池,随之,停在出水荷叶的尖尖角上。一只昆虫刚刚落下,躲在荷叶下的青蛙舌头闪电般地一伸一缩,就沾到嘴里。水黾,轻盈地划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船娘,身着翠绿衣服,头戴斗笠,撑船时衣襟在清风里翩翩起舞。船娘白里透红的脸颊上挂着灿烂笑容,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
棣花驿,庄重典雅、古朴安静,积秋池映日荷花。一副楹联呈现眼前“如诗如画六百里古道横天下,美轮美奂三千年华驿贡商於”道出了六百里商於古道和棣花驿的历史地位。院子几棵棠棣树郁郁葱葱,青色的棠棣子果随风摇曳,客房门头上书“白居易下榻处”。棣花驿为商於古道重要驿站,古往今来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不计其数,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和不朽诗篇。
走在清风街上,有种穿越的感觉,两排明清建筑古色古香,商铺林立,山货特产琳琅满目,小吃摊上饕餮的人,一副狼狈样儿,看见有人经过,还努力做出一点斯文。一条古朴的石板路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交融。路边大缸里的睡莲悄然盛开,芬芳弥漫,醉了清风,醉了游人!路南边一条水渠自西向东,清凌凌的渠水奔流不息,水中闪烁着悠悠岁月斑驳的光影。远远地闻到一股酒香,循着酒香来到周家酒坊,门头上书“老包谷酒”。见有来客,店主热情相迎,只见店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坛子和玻璃容器。标志着不同年份的老苞谷酒和各种果酒。店主拿出上好的老苞谷酒——昙花玉液,邀请客人品鉴。举一杯老酒,观其色纯净清澈,闻其香芬芳四溢,品其味绵柔悠长。
周家酒坊是一座三进式老宅院,第二进房子墙上挂满来此做客的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和照片。周家“昙花玉液酒”,结交东西南北友,做客周家酒坊,饮酒赋诗,挥毫泼墨,激扬人生。老板笑着说。来到第三进院子,一棵野生猕猴桃的枝蔓生长茂盛,将庭院罩得严严实实,一个个小小的、绿绿的、毛茸茸的小果实挂在枝头,煞是喜人!
制酒作坊,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百年传承,古法酿制的老苞谷酒在此经过选料、泡粮、蒸粮、拌曲、装缸、发酵、蒸馏、出酒工序,之后存入地下酒窖。顺着台阶下到三四米深的周家酒坊地下酒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只见几十个大酒缸整齐排列,镶嵌在地上,只露出被黄泥密封的缸口,一个酒缸容量一吨,缸口标注着不同年份,有新酒,有老酒,它们在这里静静地发酵陈化。揭开一个陈年老酒的缸盖,浓烈的酒香迅速弥漫开来,拿酒提子打一提,提起缓缓地倒下,酒花翻滚,瞬间又无影无踪了。那一年,白居易千里迢迢路过清风街夜宿棣花驿,循着一股酒香来到周家酒坊,打了一提昙花玉液,一口气饮了,月上三竿伴着萧瑟秋风入眠。翌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的书桌,黄纸上赫然一首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花。名作棣花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他懂得千年窖藏万年糟纯粮酿造的品质,甘醇绵柔的风格,更不曾料到他饮过的老苞谷酒竟成为商洛酒文化的代表。
棣花镇南边有一座山,起起伏伏的轮廓宛如放毛笔的笔架子,故名笔架山。老话说,哪里有笔架山哪里就会出大文人。果然,在棣花镇就走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地方上将他的老家打造成旅游景点,外地人来丹凤棣花古镇游玩,贾平凹老家是必去的地方。门前的花园、老井,东边的柿树、丑石,游人在此不停地拍照。进入高大的门楼,迎面一照壁,正中间雕刻着一个“福”字,院子一口大缸,睡莲静卧其中,几条红色小鱼游来游去。有正房和东西厦房,游人络绎不绝,人气最高的是东边的一间房子,桌上摆放着很多书,都是贾平凹的著作,扉页上有亲笔签名,游人争相购买。除夕和清明贾平凹都会回到老家,粉丝闻讯前来聊文学,谈人生,纷纷购书让其签名并合影留念。此时,院子里欢声笑语,书香弥漫。
一条宋金街,两种文化碰撞交融,街东是宋代建筑,街西是金朝建筑。宋代地砖平面直铺,门窗网格状,彰显宋人生性平和文化高雅,金朝地砖窄面斜铺,像箭镞,门窗竖条状,彰显金人生性好战文化粗鄙。宋金议和双方百姓放下戒备成了邻居,随之,相互贸易,互相婚配,宋金文化相互融合。
一座棣花古镇见证了千年风云变幻,宋金边城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已随风湮灭。几经贬谪宦海沉浮的官人留下让世人扼腕叹息、引以为鉴的人生际遇。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文人骚客留下千年不朽的名诗佳句和文化遗迹。在棣花镇体验古往今来连绵赓续的历史,领略多元并存丰富深厚的文化,欣赏风景如画美轮美奂的景色。
棣花驿,庄重典雅、古朴安静,积秋池映日荷花。一副楹联呈现眼前“如诗如画六百里古道横天下,美轮美奂三千年华驿贡商於”道出了六百里商於古道和棣花驿的历史地位。院子几棵棠棣树郁郁葱葱,青色的棠棣子果随风摇曳,客房门头上书“白居易下榻处”。棣花驿为商於古道重要驿站,古往今来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不计其数,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和不朽诗篇。
走在清风街上,有种穿越的感觉,两排明清建筑古色古香,商铺林立,山货特产琳琅满目,小吃摊上饕餮的人,一副狼狈样儿,看见有人经过,还努力做出一点斯文。一条古朴的石板路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交融。路边大缸里的睡莲悄然盛开,芬芳弥漫,醉了清风,醉了游人!路南边一条水渠自西向东,清凌凌的渠水奔流不息,水中闪烁着悠悠岁月斑驳的光影。远远地闻到一股酒香,循着酒香来到周家酒坊,门头上书“老包谷酒”。见有来客,店主热情相迎,只见店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坛子和玻璃容器。标志着不同年份的老苞谷酒和各种果酒。店主拿出上好的老苞谷酒——昙花玉液,邀请客人品鉴。举一杯老酒,观其色纯净清澈,闻其香芬芳四溢,品其味绵柔悠长。
周家酒坊是一座三进式老宅院,第二进房子墙上挂满来此做客的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和照片。周家“昙花玉液酒”,结交东西南北友,做客周家酒坊,饮酒赋诗,挥毫泼墨,激扬人生。老板笑着说。来到第三进院子,一棵野生猕猴桃的枝蔓生长茂盛,将庭院罩得严严实实,一个个小小的、绿绿的、毛茸茸的小果实挂在枝头,煞是喜人!
制酒作坊,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百年传承,古法酿制的老苞谷酒在此经过选料、泡粮、蒸粮、拌曲、装缸、发酵、蒸馏、出酒工序,之后存入地下酒窖。顺着台阶下到三四米深的周家酒坊地下酒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只见几十个大酒缸整齐排列,镶嵌在地上,只露出被黄泥密封的缸口,一个酒缸容量一吨,缸口标注着不同年份,有新酒,有老酒,它们在这里静静地发酵陈化。揭开一个陈年老酒的缸盖,浓烈的酒香迅速弥漫开来,拿酒提子打一提,提起缓缓地倒下,酒花翻滚,瞬间又无影无踪了。那一年,白居易千里迢迢路过清风街夜宿棣花驿,循着一股酒香来到周家酒坊,打了一提昙花玉液,一口气饮了,月上三竿伴着萧瑟秋风入眠。翌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的书桌,黄纸上赫然一首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花。名作棣花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他懂得千年窖藏万年糟纯粮酿造的品质,甘醇绵柔的风格,更不曾料到他饮过的老苞谷酒竟成为商洛酒文化的代表。
棣花镇南边有一座山,起起伏伏的轮廓宛如放毛笔的笔架子,故名笔架山。老话说,哪里有笔架山哪里就会出大文人。果然,在棣花镇就走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地方上将他的老家打造成旅游景点,外地人来丹凤棣花古镇游玩,贾平凹老家是必去的地方。门前的花园、老井,东边的柿树、丑石,游人在此不停地拍照。进入高大的门楼,迎面一照壁,正中间雕刻着一个“福”字,院子一口大缸,睡莲静卧其中,几条红色小鱼游来游去。有正房和东西厦房,游人络绎不绝,人气最高的是东边的一间房子,桌上摆放着很多书,都是贾平凹的著作,扉页上有亲笔签名,游人争相购买。除夕和清明贾平凹都会回到老家,粉丝闻讯前来聊文学,谈人生,纷纷购书让其签名并合影留念。此时,院子里欢声笑语,书香弥漫。
一条宋金街,两种文化碰撞交融,街东是宋代建筑,街西是金朝建筑。宋代地砖平面直铺,门窗网格状,彰显宋人生性平和文化高雅,金朝地砖窄面斜铺,像箭镞,门窗竖条状,彰显金人生性好战文化粗鄙。宋金议和双方百姓放下戒备成了邻居,随之,相互贸易,互相婚配,宋金文化相互融合。
一座棣花古镇见证了千年风云变幻,宋金边城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已随风湮灭。几经贬谪宦海沉浮的官人留下让世人扼腕叹息、引以为鉴的人生际遇。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文人骚客留下千年不朽的名诗佳句和文化遗迹。在棣花镇体验古往今来连绵赓续的历史,领略多元并存丰富深厚的文化,欣赏风景如画美轮美奂的景色。
发布日期: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