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向新向世界,杨凌农高会树起风向标
文章字数:1,246
  金秋十月五谷丰。在亿万农民的热切期盼中,第31届杨凌农高会脚步逐渐临近。从农科专家、职业农民在田间地头培育出的“芯”品种精彩亮相,到农业“高精尖”“新奇特”在农高会的舞台上绽放科技之光,再到为世界农业打开交流合作之窗……三十年间,杨凌农高会让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这片热土上孕育出勃勃生机和澎湃活力。
  新科技:开辟农业新路径
  “我们的第一代产品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和老式洗衣机一样大,如今研发到第四代,产品和平板电脑大小相同。”10月13日,杨凌棚掌柜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甲向记者分享近几年“棚掌柜”产品的科创成果。在即将召开的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上,该公司将带着最新研发的“AI模块”技术亮相。
  良种、良技、良法……每年农高会举办期间,以“三农”元素为主角的“科技秀”总能让农民朋友“大饱眼福”,而当传统农业遇上领先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便有了“高大上”的“基因”。
  杨凌农高会的科技优势得益于浓厚的“农科底蕴”:科研优势方面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累计育成并推广新品种32类300余个;政策优势方面,全国唯一以农业为显著特色的自贸片区和综保区全面建成投用……如今,杨凌构建起“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创新生态,也为农业开放型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新品种:激活农业新动能
  最近一段时间,杨凌良科种业基地一行行成熟的玉米正紧张有序“备战”中。作为第31届杨凌农高会农业技术田间推广展示点之一,今年,基地将展示良玉99、良科DF26、良科2128等42个玉米新品种,让杨凌“金种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颗“芯”,一产业。近年来,杨凌示范区聚焦旱区农业发展需求,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加速涌现,作物育种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杨凌先后建设种子产业园、种业创新中心等一批省部级创新平台、载体和创新联合体;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旱区农业种业创新基地和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转隔离基地等一批种业创新项目。
  如今,借助杨凌农高会的平台,杨凌示范区正不断聚集世界优质种子资源,推介种业科研前沿领域最新成果,打造种业核“芯”力,激发“芯”动能。
  新模式:探索全球农业“新蓝海”
  每年农高会期间,场馆内、广场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能看见前来参展参会的国外友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为家乡代言推介新技术、新产品,或是从杨凌农高会寻觅农业高新科技想要带回家乡造福人民。杨凌农高会为杨凌与世界搭建起了共享的市场、交流的平台。
  2023年,第30届杨凌农高会首次走出国门,同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设立展区,展示农业技术及特色农产品、农机装备、生物医药等,真正实现以会为媒、国内外联动,与世界共享农科“盛宴”,农高会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年,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专题展中,首次实现26个上合组织国家全部参展参会。此外,还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建设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举办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海外展中亚—陕西农产品交易推介会(订货会)暨第二届中亚—陕西苹果节及系列活动,农高会将持续释放“磁场”强效应。 通讯员 吴凡
发布日期: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