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发展开新局
文章字数:644
近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陕西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质量显著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增速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常住人口由1949年的1317万人发展到2023年的3952万人,年均增加35.61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5%,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64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192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了128人。
人口死亡率逐步降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逐步下降,到2023年,死亡率下降为8.14‰。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性别结构由失衡转为均衡。新中国成立初期,总人口性别比不断上升,由1949年的111连续上升至1955年的118,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从2010年开始,总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至2023年的104。
人口质量显著提升,受高等教育人口大量增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27.2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15.9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43.2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7.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人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平均预期寿命突破77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8岁,比2000年提高6.35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5.59岁,比2000年提高了5.53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80.24岁,比2000年提高了7.23岁。 苏怡
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增速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常住人口由1949年的1317万人发展到2023年的3952万人,年均增加35.61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5%,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64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192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了128人。
人口死亡率逐步降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逐步下降,到2023年,死亡率下降为8.14‰。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性别结构由失衡转为均衡。新中国成立初期,总人口性别比不断上升,由1949年的111连续上升至1955年的118,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从2010年开始,总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至2023年的104。
人口质量显著提升,受高等教育人口大量增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27.2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15.9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43.2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7.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人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平均预期寿命突破77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8岁,比2000年提高6.35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5.59岁,比2000年提高了5.53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80.24岁,比2000年提高了7.23岁。 苏怡
发布日期: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