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万件羽绒服一个夏天卖光
文章字数:963
不产羽绒,却产出全国一半以上的羽绒服。作为全国体量最大的羽绒服专业市场,近来,平湖·中国服装城一片忙碌的景象,装满货物的推车随处可见。商户店门口堆满新到货的羽绒服,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越来越贵,消费者时尚观念发生变化……近年来,羽绒服卖不动、被冷落的声音不时出现。然而,墨尚品牌主理人杨龙却不以为然。今年夏天,他一边忙着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一边盘点销量,忙得不亦乐乎。
“从3月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做反季款。”杨龙算了算,30万件反季款羽绒服基本上都在今年夏天卖光了,销售额大概3000多万元。“反季销售给我们回流了一定资金,可以更好地为冬天做准备”。
不只是羽绒服,在刚刚过去的夏天,毛衫、皮衣等“嘉兴制造”的冬装也都迎来了逆势热销。
“家人们,这件羊绒衫手感很舒服,上身非常轻盈……”外面虽是35摄氏度的酷热天气,但在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喜歌羊绒直播间里,秋冬装早已是主场,主播张术娇正卖力地推荐着一款羊绒长袖衫。
“现在单喜歌羊绒这个直播间里,每天能卖出上千件羊绒衫和羊绒大衣,销售额日均可达70万元。”浙江喜歌实业公司常务副总裁余晓庆告诉记者。
夏天卖袄,做羽绒服生意的杨龙算的是淡旺季的成本账。杨龙卖的反季款都是去年的爆款,和正季款主打“90鸭绒”(即羽绒含量为90%)不一样。反季款主要卖的是“50鸭绒”,虽然保暖性和舒适性稍逊于“90鸭绒”,但胜在原材料成本低、夏季加工费也低,售价自然也更亲民,这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买反季产品“捡便宜”的心理。正因为如此,杨龙的30万件反季羽绒服一销而空。
“夏季卖袄”的背后,凸显了市场经营者们迎难而上的果断与智慧。但要真正突破冬衣的季节局限,实现“衣”卖四季,破局之道还在于进一步贴近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品质、拓展品类。
“目前,大多数经营主体都在通过加强原创设计提升产品品质,从而更好地突破羽绒服的淡旺季限制。”平湖·中国服装城公司运营总监陈杰告诉记者,服装城已推出原创设计款式备案登记制度,对市场内商家的原创设计提供保护。备案的原创设计款式从2019年的800多款增加到了去年的2200多款。原创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力,也实现了销售长红。
春节后研发新款、春季制板打样、5月订货会、夏季卖反季款、8月订货会、9月进入采批高峰、年底冲刺销售……如今,“四季有订单,季季不空闲”已经成了平湖羽绒服产业从业者的常态。 邹倜然
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越来越贵,消费者时尚观念发生变化……近年来,羽绒服卖不动、被冷落的声音不时出现。然而,墨尚品牌主理人杨龙却不以为然。今年夏天,他一边忙着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一边盘点销量,忙得不亦乐乎。
“从3月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做反季款。”杨龙算了算,30万件反季款羽绒服基本上都在今年夏天卖光了,销售额大概3000多万元。“反季销售给我们回流了一定资金,可以更好地为冬天做准备”。
不只是羽绒服,在刚刚过去的夏天,毛衫、皮衣等“嘉兴制造”的冬装也都迎来了逆势热销。
“家人们,这件羊绒衫手感很舒服,上身非常轻盈……”外面虽是35摄氏度的酷热天气,但在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喜歌羊绒直播间里,秋冬装早已是主场,主播张术娇正卖力地推荐着一款羊绒长袖衫。
“现在单喜歌羊绒这个直播间里,每天能卖出上千件羊绒衫和羊绒大衣,销售额日均可达70万元。”浙江喜歌实业公司常务副总裁余晓庆告诉记者。
夏天卖袄,做羽绒服生意的杨龙算的是淡旺季的成本账。杨龙卖的反季款都是去年的爆款,和正季款主打“90鸭绒”(即羽绒含量为90%)不一样。反季款主要卖的是“50鸭绒”,虽然保暖性和舒适性稍逊于“90鸭绒”,但胜在原材料成本低、夏季加工费也低,售价自然也更亲民,这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买反季产品“捡便宜”的心理。正因为如此,杨龙的30万件反季羽绒服一销而空。
“夏季卖袄”的背后,凸显了市场经营者们迎难而上的果断与智慧。但要真正突破冬衣的季节局限,实现“衣”卖四季,破局之道还在于进一步贴近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品质、拓展品类。
“目前,大多数经营主体都在通过加强原创设计提升产品品质,从而更好地突破羽绒服的淡旺季限制。”平湖·中国服装城公司运营总监陈杰告诉记者,服装城已推出原创设计款式备案登记制度,对市场内商家的原创设计提供保护。备案的原创设计款式从2019年的800多款增加到了去年的2200多款。原创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力,也实现了销售长红。
春节后研发新款、春季制板打样、5月订货会、夏季卖反季款、8月订货会、9月进入采批高峰、年底冲刺销售……如今,“四季有订单,季季不空闲”已经成了平湖羽绒服产业从业者的常态。 邹倜然
发布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