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藏书楼里有故事
文章字数:1,302
富平藏书楼。
  在渭南市富平县,有两座民国时期的藏书楼,一座是位于富平老城的富平藏书楼,一座是位于富平县庄里镇的立诚中学藏书楼。
  近日,记者走进富平藏书楼和立诚中学藏书楼,寻访历史故事,重温历史记忆。
   康有为与富平藏书楼的情缘
  走进富平县城关街道办莲湖村富平老城,远远望去,望湖楼、明代塔楼、圣佛寺宝塔三座建筑自东向西一字排列,气势雄伟,煞是惹眼。位于老城正街的富平藏书楼静静地矗立在院子中间,遥想当年,曾经有多少渴求知识的学子踏入这座大楼,在这里勤奋苦读、博览群书。
  富平藏书楼,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层砖混结构硬山庑殿顶建筑,坐北面南,条石基座,东西面宽16.3米,通深7.7米。一层正中辟券门一处,门宽1.7米,券高2.6米。上下两层前后檐墙及东西墙均辟券窗,窗宽0.9米,券高1.7米。自地表向上3.5米处墙体做叠涩出檐,灰陶筒瓦屋面。楼身南面一层檐下正中镶有康有为书“图书馆”石刻字版,二层檐下正中镶有李因笃书“万卷书楼”石刻字版。
  “富平藏书楼匾额‘图书馆’落款是‘南海康有为’,缘于张扶万邀康有为到富平讲学。”富平史研究学会副主席倚新虎曾专门著文,记述了康有为为藏书楼题写匾额的一段轶事。张扶万,名鹏一,号壹翁,今富平县齐村镇董南村人。康有为年长张扶万9岁,张尊康为师,又系朋友关系。1923年,康有为来陕期间,因南北方言有别,张扶万全程陪同并兼翻译。后张扶万邀请康有为到富平自己创办的学堂讲学,康欣然前往。
  张扶万陪康有为到第一高小给师生讲学时,恰逢富平正在建藏书楼。参观后方知建造藏书楼的经费是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在“逐陆之役”后筹款重修望湖楼的余资。负责望湖楼重建的是富平贤达郭锦屏,施工期间精心选料,杜绝浪费,自己纯属义工,分毫不取。不但按时竣工,且节余经费如数返还胡将军,将军知其历年热心社会教育事业,很少为自己着想,导致家境窘迫,便让其用余资修缮郭家住房。郭锦屏推辞不过,便用这笔资金和自己筹到的一些钱为富平建造起一座藏书楼。康有为听说这一事迹后,敬佩郭锦屏的高尚品德,随即为藏书楼题写了“图书馆”匾额。
  2004年8月,富平藏书楼被富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藏书楼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立诚中学藏书楼的红色记忆
  “立诚中学藏书楼始建于1920年,以其独特的古典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闻名遐迩,目前,楼内有珍贵古线装藏书18000余册。”近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团队走进富平县立诚中学,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团队成员认真地倾听这座学校的历史故事,感受它历经百年的文化底蕴,“挖掘”它赋予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涵。
  104年前,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在富平庄里以教育为先,创办了富平县立诚中学。大革命时期,立诚中学是渭北重要的革命基地之一,也是通向延安的重要交通站,一批批进步青年从这里迈上了革命的征程。
  2004年8月,立诚中学藏书楼被富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藏书楼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8月,富平县文物旅游局进行了修缮保护。2020年12月,藏书楼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赵争耀
发布日期:2024-09-20